七姊妹道2024詳解!(小編貼心推薦)

七姊妹位于香港东区西部,属于北角东部,最初为香港岛的一条古老村落。 七姊妹区的具体范围,为电照街以东,英皇道及渣华道交界以西之区域,即七姊妹道一带的范围。 「三點三」下午茶時間,想吃小食提神的你有福了! 以下位於鰂魚涌的食肆,為你帶來菠蘿包及「茶記」西多等地道風味美食,不但能令全力拼搏的你解饞回氣,更可好好回憶童年滋味。 母婴健康院提供的服务包括儿童健康、母亲健康、家庭计划 、子宫颈检查和妇女健康服务。

七姊妹道

主要街道包括英皇道(北角段)、電氣道(北角段)、渣華道(北角段)、七姊妹道(北角段)、百福道(北角段)、炮台山道(北角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城市花園,百福花園,健威花園,和富中心,丹拿花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30,000,年齡中位數為 43.1歲。 富家閣位於北角七姊妹道28號(中原樓市片區:北角)。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乘搭機場快綫,有關車程將收取成人八達通車費;而往返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七姊妹道: 香港遊樂場協會

震昌、圓圓到茶居向各人宣佈婚訊,子堂卻惦掛着玉簪,心不在焉。 七姊妹道 周芬擔心眾姊妹,決回家一看,怎料眾姊妹以為她挾帶私逃,周芬氣憤。 院方決送周芬往瘋人院,周芬惟有教秋娟詐死,並伺機逃至天台,蓮仙趕至,以為她自殺,上前勸阻,二人不慎跌出圍牆,蓮仙腦海忽湧出十五年前與秋娟甜蜜片段。 秋娟墮樓終成功飄離周芬軀殼,周芬魂頭亦重返自己肉體。 蓮仙呆望秋娟,思緒混亂,周芬慌忙拉秋娟回家。 周芬回家要跟五姊妹斷絕關係,眾女忙拉子堂來相勸。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根据1849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七姊妹村有200多人居住,房屋有超过100间。 1911年,香港中华游乐会于七姊妹区海边设置泳棚,成为当时香港游泳胜地,每年泳者达十万人次。 七姊妹区的名称,背后有着一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相传昔日当地住了一些客家人,当中有7位少女自小青梅竹马,情同姊妹,于是她们便结义金兰,立下了“宁死不嫁”的誓言。

七姊妹道: 月台類型

記者發現不少市民隨意推開上層入口圍欄進入街市,避過體溫探測,防疫措施形同虛設,猶如「無掩雞籠」。 有長者批評當局「孤寒」,情願封出口亦不設置多一個體溫探測儀,對長者漠不關心。 港島北角地區,有一條街道,名七姊妹道,是因為從前該處的海灣,名為「七姊妹」,只有戰前在香港居住的人,才知道七姊妹的範圍,同時也會聽過七姊妹得名的傳說。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七姊妹道

當時測量人員以測量點找出最北端突出的岬角,而命名為North Point(北角);與此同時,亦把東西點列做West Point(西角,即今西環一帶)和East Point(東角,即今東角道一帶)。 在黑色暴雨、8號或以上颱風警告信號生效時,健康院將暫停服務,期間所有預約均被取消。 如有關警告信號於正常辦公時間結束前兩小時或更早時間除下,健康院將盡快恢復正常運作。 受影響人士可通過網上預約系統重新預約,亦可親臨或致電健康院另作安排。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七姊妹道: 健康村3房套 640萬元獲白居二買家承接

玉簪偷偷走出醫院,卻發現眾人不理睬自己,正感奇怪,從眾人口中得知原來自己已死,子堂更從此一蹶不振,秋娟亦前來帶自己上路。 原來玉簪只是南柯一夢,玉簪夢醒,不敢告訴子堂其惡夢,只苦勸子堂在自己死後,要好好生存下去,子堂有見及此,即使如何疲倦亦把握時間陪伴她。 七姊妹道 秋娟為免令眾人擔心,隱瞞有預感自己的神主牌將被燒,與六姊妹一起排演大戲,一償眾人心願。 玉簪遭一茶客責罵,子堂看不過眼,禁不住公開二人關係,眾人一愕,玉簪卻甜在心頭。 玉簪不慎摔破淑珍的安胎藥瓶,令蓮仙得知淑珍假扮大肚,蓮仙對她誣害秋娟之事,怒不可遏,決定離家往廣州去,淑珍哀求他留下,不果。

北角原名為「七姐妹角」,有一條名為七姐妹的小村落,七姐妹村附近海灘有七塊巨石,因而得名。 傳說「七姐妹村」內有七名金蘭姊妹,她們形影不離,感情要好。 可惜三妹被父母迫婚,七姊妹在三妹出嫁前一晚相擁痛哭,揚言「寧死不嫁,不能同年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日死」,於是七人牽手投海自盡。 之後村民打撈不到七位少女的屍首,在退潮後卻在海邊發現七塊由大至小排列的礁石。

七姊妹道: 香港樓宇目錄

巴士站鄰柏立基夫人健康院、北角街市大廈、慧雲峰、北角(健康中街)巴士總站、健康村、北角(百福道)巴士總站、百福花園、健威花園。 1980年代,港鐵將鰂魚涌站通車,車站設於鰂魚涌西面,鄰近七姊妹地區,令不少香港人把七姊妹誤當成鰂魚涌。 或 Braemar Point)是香港東區的一處地方,位於北角東部,最初為香港島的一條古老村落。 具體範圍為七姊妹道一帶,電照街以東,英皇道及渣華道交界以西之區域,七姊妹區之東就是鰂魚涌區。 七姊妹道(Tsat Tsz Mui Road)為一港島東區北角及鰂魚涌的道路,是香港少數被分為三段的道路,總長約0.8公里。 地下鐵路公司,《地下鐵路港島綫首日通車紀念特刋》(香港:地下鐵路公司,1985年),第41-43頁。

  • 1980年12月港督會同行政局批准興建的港島綫方案,將北角站略向東擴展,改為分上下兩層設兩個側式月台。
  • 震昌、圓圓到茶居向各人宣佈婚訊,子堂卻惦掛着玉簪,心不在焉。
  • 事故期間,港島綫列車不停北角站,將軍澳綫過海服務亦暫停,服務約於下午1時30分回復正常。
  • 起一個月內,地鐵公司分四個階段在北角轉車站兩個月台向乘客派發洗衣粉、護髮素、二合一洗頭水護髮素試用裝贈品,以吸引市民使用新轉車站。
  • 抗日戰爭爆發後,大批富裕的江浙地區的上海人移居香港,他們多選擇定居北角的新建住宅樓宇,而附近亦有各種江浙食肆及商店開業,故北角有「小上海」之稱。
  • 1985年5月31日通車的北角站乃當時全港最深的地鐵站,月台深入地表下38米,現時是港鐵系統中第五深的車站。
  • 堂和簪答允娟尋回那封死信,好等娟可以了結心願,投胎還陽。

兆寶大廈 (兆寶樓) 於過去3年共有14宗成交。 到1960年代,東南亞政局動蕩,印尼、菲律賓華僑亦移居香港,他們很多原籍福建,都喜歡在春秧街一帶居住,勢力日漸壯大,北角因而改為「小福建」。 而我們今天在北角如想見到「小上海」影子,就只剩下前身是璇宮戲院、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的皇都戲院了。 抗日戰爭爆發後,大批富裕的江浙地區的上海人移居香港,他們多選擇定居北角的新建住宅樓宇,而附近亦有各種江浙食肆及商店開業,故北角有「小上海」之稱。

七姊妹道: 單位數目

秋娟當年被父逼婚,遂相約蓮仙一起在七姊妹道海旁自殺殉情,但秋娟死後卻不見蓮仙蹤影,故希望找到蓮仙當日寄給自己的信,瞭解真相,遂托子堂、玉簪尋回失信,子堂為求脱身,敷衍秋娟。 子堂應承圓圓於假日下午陪她郊遊,怎料早上與警察們踢足球時受傷,未能如願。 圓圓母李綠萍素來看不起子堂生活清貧,譏諷他輸不起而扮受傷,圓圓難受。 玉簪見爺爺壽亭不適,以為秋娟纏着自己家人不放,遂找子堂問他替秋娟尋信結果。 秋娟得悉子堂敷衍自己,雖感難過,但仍再三哀求二人相助,還説出與蓮仙邂逅經過,但子堂與玉簪仍對她退避三舍。 圓圓舅父李志龍替陳通看守泳棚,遇六姊妹往海灘嬉水,未幾,一女遇溺,志龍見狀實時落水拯救,怎料下水後卻不見眾人蹤影,志龍更被拉入水底。

七姊妹道

其中7幢大廈的住戶更另行向政府提交申訴,指稱地鐵工程對其樓宇造成結構性損毀。 七姊妹道 顧問報告認為港島綫於此站以東各站客量將較低,建議港島綫一半班次以此為東面總站,而車站採用島式月台設計,除方便短途列車調頭折返外,亦容許日後部份港島綫列車分支開往觀塘的過海段為念。 北角站早在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已見諸地鐵港島綫之規劃當中,該計劃以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提議興建的北角站,位置皆與現今的北角站相近,在介乎糖水道與書局街間之英皇道地底。 北角站是港島綫的中途站及將軍澳綫的下行總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港島綫列車,往返港島北岸等地,或乘搭將軍澳綫列車,往返將軍澳新市鎮、九龍東部及港島北岸等地。 1985年5月31日通車的北角站乃當時全港最深的地鐵站,月台深入地表下38米,現時是港鐵系統中第五深的車站。 北角街市樓高兩層,上下層均有出入口,最近因疫情關係,食環署只開放下層七姊妹道一個出入口供市民進出,以集中為市民量體溫,但礙於街市內沒有電梯或升降機等設施,長者及行動不便者,難以徒步往二樓。

七姊妹道: 車站藝術

謝子堂本是大飯店少東,但今非昔比,在七姊妹道郵局任職郵差,與妹美寧及父親生前忠僕陳通一家一起生活,並和陳通女兒圓圓相戀。 子堂因盡忠職守,得到「死信活投」的榮譽,豈料頒獎日的照片上竟有女鬼身影。 原來女鬼就是當年傳聞中被逼婚而自盡的女子麥秋娟,她每年七月節都來此郵局,希望尋回愛郎繆蓮仙給她卻寄失了的信;子堂從不信鬼神之説,對照片一事不以為意,但在記者追訪下,陳通遂説出當年七姊妹投海的傳説。 富家女黃玉簪剛從上海來香港,路經七姊妹道,駭見鬼魂秋娟坐在子堂單車之車尾,情急下命司機撞向子堂,玉簪好心提醒子堂被秋娟纏住,子堂卻不領情,還把她戲弄一番。 玉簪以為自己被秋娟纏着,擔心不已,陪她讀書的黃家養女陳素玉遂教她到廟化寶上香。 玉簪再遇子堂,硬把他拉入車廂,要他着女鬼離去,子堂敷衍她,沒料秋娟突然現身,並將前塵身世告訴二人。

七姊妹道

蓮仙往醫院卻見周芬正從樹上跌下來,大嚇一跳。 秋娟醒來見蓮仙睡得正酣,憶起往事,情不自禁地偷吻了他;蓮仙驚醒,秋娟尷尬不已,幸周芬從旁教路解窘,令蓮仙以為她遭棄,深表同情。 淑珍覺蓮仙行蹤有異,着人試探他,得知他聞秋娟名字即色變,頓感放心。 玉簪記掛子堂,上上海途中吩咐素玉到茶居傳話給子堂,不果,玉簪失落。 子堂趕到火車站送別玉簪,二人依依不捨,玉簪吃子堂親手製的叉燒飽,倍感心甜。

七姊妹道: 七姊妹道

志龍帶玉簪與素玉遊覽九龍城寨,二女回程時路經狗肉檔闖禍,老闆逼二人做清潔工人抵數。 秋娟有預感玉簪有難,告之子堂,眾人卻不以為意。 子堂到城寨,突聞玉簪求救聲,即趕往營救。

現時人們把七姊妹道也列為北角區內,在戰前,北角區到電照街為止,電照街以東,通稱七姊妹,電照街以西,則為北角。 由於七姊妹的地區名稱已經不再存在,才把該地區列入北角範圍。 七姊妹道 戰後才來香港居住的居民,很多都不知道從前這一片地區被稱為「七姊妹」,原因是他們來港的時候,已看不見七姊妹海灣,而該處也沒有路牌寫明「七姊妹」。

七姊妹道: 健康邨

民新街以東的一段為一個露天停車場,因此沒有任何公共交通途經。 1934年,港府開始從北角開始向東發展七姊妹,並開闢道路。 1939年12月15日,七姊妹道獲刊憲命名,當時只是連接琴行街及書局街的一段短道路,即現時西端的一段七姊妹道。 後來七姊妹道被延長至現時金馬大廈後的一段。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七姊妹道: 車站佈置

其中B2出口連接樂嘉中心地庫的麥當勞餐廳;而A3出口直接通往國賓商場地庫,由於該商場地庫以單一商舖形式出租,故該出口是否開放取決於該店舖的營業時間;早於九十年代中期該舖位已空置,引致A3出口一度無限期關閉。 直至2011年該舖位再度租出,出口亦已於3月重開。 此站設有8個出口,當中四個圍繞樂嘉中心地庫車站大堂而設,名為B1至B4出口;另有四個出口離車站大堂較遠,沿書局街鋪設的行人隧道連接馬寶道、渣華道一帶,名為A1至A4出口。 (今將軍澳綫月台)雖同屬圓管形月台,但因其直徑較大而曲率較小,亦採用與港島綫月台相同曲率的弧形焗漆板裝飾牆身,並印上區傑棠書法字體。 北角街市依斜路興建,樓高兩層,中間只設一條長三十二級的石梯連接,街市共有四個出入口,當中兩個位於七姊妹道,另兩個在健康中街及百福道。 新防疫措施下,由上月十六日起,食環署以防疫為由,只開放下層七姊妹道一個正門出入口,並設置免觸式紅外線體溫探測儀,供進入的市民量度體溫。

七姊妹道: 北角校舍

个别健康院所提供服务会有不同,详情请参考相关健康院的网页。 請注意,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只有英文版,中文站名為根據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文擇要中路綫圖的車站名稱或意譯得出。 全長250米、深45米的港島綫北角站於1983年3月動工,運用炸藥開挖法建造隧道,大堂則以明挖方式興建。 工程期間共使用105公噸炸藥,挖出122,000立方米泥石,並注入42,000立方米混凝土。 小童八達通特惠車費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而特惠單程票或二維碼車費則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

只服務單一店舖而非貫穿商場通道範圍的車站出口在港鐵網絡中頗為罕見,其餘兩個出現相若情況的車站分別是青衣站4號月台的G出口(只通往馬莎百貨)及黃埔站東大堂的D1出口(只通往AEON STYLE 黃埔)。 北角站(North Point Station)是港鐵設於港島東區北角的一個車站,地處介乎糖水道與琴行街間之英皇道及其以南地段之地底,是港島綫的中途站及將軍澳綫的總站。 原先居於健康村三期、寶馬台及百福花園一帶的居民,原多使用上層的百福道出入口,直達二樓;惟現需兜大圈,行一段長斜路,轉到另一面的七姊妹道正門進入街市,再徒步往二樓買餸,在酷熱天氣下,長者身心感吃力。 香港島向北伸出的尖端,英國人叫做北角,但中國人的土名叫做「七姊妹」。 這名字看來極香艷美麗之至,想來其中必會有一個關於七個女人的故事。

七姊妹道: 車站歷史

持有八達通的乘客於30分鐘內在該兩站轉綫,將被視作一程車程。 乘客於出閘時須先繳付轉綫前車費,然後以同一張八達通繼續車程;於目的地出閘時,餘下車費會被扣除。 如合計車費總額比轉綫前車費低,多付的車費亦會於目的地出閘時退回;但是,任何於這兩個車站同站出入閘的旅程,都被視作獨立車程而不作為轉綫車程的一部份,須獨立收費。 乘客請緊記於出閘及再入閘期間不得使用該八達通乘搭其他交通工具(包括輕鐵、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及港鐵接駁巴士),或繳付多於9次非乘搭交通工具的交易,否則將被視作兩程獨立車程計算並分別收費。 另外,若使用迪士尼綫月票,不論轉綫時限,都被視作獨立車程而不作為轉綫車程的一部份。

)是香港東區七姊妹的一條著名道路,位於英皇道之南,基本上由西至東貫通北角南部。 由於中間一段被港運城分割,東段也給模範邨佔了地,實際上在民新街還有一段,所以七姊妹道總共被分為三段,也是鰂魚涌的街道。 1941年的香港保卫战中,其中一路日军便于七姊妹区海边成功抢滩登陆。 1948年起,七姊妹区开始大规模发展公共房屋。 然而,该区逐步与北角区融合,“七姊妹区”这名称亦逐渐被遗忘,现时只剩下七姊妹道以七姊妹作命名。

子堂訂造戒指欲向圓圓求婚,玉簪卻指戒指單薄,暗中替他換了另一隻,子堂卻不想欠她人情。 子堂欲找圓圓向她求婚之際,竟發現她原來已跟震昌秘密交往了一段日子,傷心欲絕。 七姊妹道 玉簪以為子堂求婚失敗,着他再接再厲,子堂無奈將真相説出,玉簪不知如何開解他。 秋娟終遇蓮仙,但見他對自己毫無印象,還以為人有相似,其後發現原來他真是蓮仙,驚喜萬分;相反,蓮仙因知道秋娟是鬼魂即感恐慌,更求她放過自己,秋娟肝腸寸斷。

七姊妹道: 北角 @中原樓市片區

為了迎合這批外來移民,1940年有商人在泳灘建了一座麗池花園,設有餐舞廳和游泳池,但沒多久香港淪陷,麗池花園被日軍佔領,改名「豐國海水浴場」。 戰後麗池重開,曾舉辦第一次香港小姐選舉,其後變身為麗池夜總會。 與此同時,北角亦出現眾多娛樂場所,令北角享有「小上海」之名。 北角位於香港東區,也是香港島最北的地區,在未填海時曾為一個海角。 北角的名字是開埠後才出現,在英軍佔領港島初期,他們派員在船艦測量港島北部海岸。

堂和簪幾經辛苦,終於找到當日仙那封信,豈知打開一看,信內只有一灘血漬,娟看見血漬斑斑,又是驚恐,又是傷心,到底當年仙發生了甚麼事呢? 正當堂等一籌莫展之際,竟然發現原來娟的六位結拜姊妹尚在人世,堂和簪於是着手找尋六姊妹,希望可以遁此途找到繆蓮仙(江華飾)。 ,重建為港運城;車廠原本座落七姊妹道兩旁,中巴及太古地產發展港運城時申請將介乎電照街及琴行街之間的七姊妹道封閉,成為物業一部分。 1939年12月15日,七姊妹道正式通車,當時只是連接琴行街及書局街的一小截道路,其後才加以延長。 但隨著北角的發展,七姊妹道中間一段被港運城(即前中巴北角車廠)分割。

全幢街市只設一名保安員於七姊妹道正門看守,各個圍封的出入口只設圍欄,眼見有不少市民可輕易推開,自出自入,不需要體溫檢測,如「無掩雞籠」,防疫效果存疑。 不少用此方法進入街市的長者說,要兜大圈上落斜路,又要上樓梯,未買餸已經氣咳,百福道入口較為方便,也不計較應否量體溫。 自梳女「梳起」不嫁 圖:電影《自梳》劇照當時香港有七個女子,因為情性相投契,結為金蘭姊妹,形影不離,極為親愛,這七個女子裏面,有一個叫三妹的,在七姊妹裏面年紀排在第三。 香港有很多地名,都是先由漁民就地勢而命名的。 漁民航海時,要靠山形水勢來辨別方向及航道,例如急水門,漁民看見該處水勢湍急,而兩邊山角突出如門,便把它叫成急水門。 七姊妹就是因海邊有七塊礁石,因而命名,目的是提高警惕,不可被七塊礁石影響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