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美國兒科醫學會,有發表過關於兒童發燒的指引,其中一項,就是針對晚上已經睡著了,不用再叫他起來,特地吃退燒藥的說明。 除非孩子一直發抖、翻來翻去,甚至醒來說頭痛、或哭鬧,這樣就最好用適量的退燒藥讓他舒服一些。 第一階段「發冷期」,體溫中樞溫度持續上升,手腳冰冷,甚至出現發抖來產熱。 此階段應以保暖為主,不建議進行物理性降溫(如睡冰枕),否則可能延長發冷期,讓幼童更加不舒服。 的確,發燒是人體發炎或感染時自然抵禦的反應,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加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 傳統的剖腹進膀胱手術方式時間較短,一次約1.5小時,但需要進到膀胱內部黏膜層,容易造成血尿;而腹腔鏡式手術雖然手術時間較長,但只需要打開膀胱壁的肌肉層,把輸尿管埋進肌肉層裡,改變路徑、增加管道的長度,靠膀胱壁的肌肉製造壓迫的效果,增加抗逆流的作用。
- 使用acetaminophen開始感受到體溫下降的時間為30到60分鐘,而統計資料顯示,有80%使用acetaminophen退燒的小兒體溫會下降1~2℃。
- 小朋友方面可以備用一些塞肛的退燒藥, 當小朋友有不適如沾寒沾凍,打冷震,頭痛或肌肉疼痛為小童量度體溫,又或者每4小時量度體溫,並且記錄低溫度去監測病情。
- 不過,如果孩子持續出現超過39℃的高燒,以及有嘔吐、呼吸困難或發出如獅吼的喘聲、眼紅、嘴紅、腹痛肚痾等發炎症狀,就要盡早求醫。
- 這時,撲熱息痛類型的退燒止痛藥就可以幫大家,在打敗新冠病毒過程中所受到的不適得到緩解。
- 由於公立醫院爆滿,病情較輕的兒童不幸中招,只能留在家中服用退燒藥控制病情。
他指出,兒科醫師之所以感到診斷棘手,「因症狀出現的時間點較不集中,可能因為分散而有所忽略;而典型症狀則是所有症狀都會出現在一起,建議父母若在病程中,觀察到孩子有這些特別症狀,不妨以手機拍攝,就醫時提供醫師做為參考」。 如果有以上狀況,先幫寶寶解開衣物或移去蓋被,讓環境保持通風狀態,一段時間後,若溫度降低,即表示寶寶應該是穿蓋太多,無法散熱所致;若依然發燒,但活力狀態還不錯,父母並不需要太擔心而一定要立刻就診,當然也不用在半夜時分衝去醫院掛急診。 【華人健康網文/小兒科陳俊仁醫師的部落格提供】發燒應該是每個小朋友從小到大都會碰到的問題,每個家長處理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些家長對於發燒過於焦慮,所以過度使用發燒藥,有些家長是採用自然療法,不管小朋友怎麼燒,一律不給退燒藥,這兩種做法各有什麼好壞處呢? 無論孩子年紀多大,若他們發燒同時不停嘔吐、小便量少、抽搐、昏迷、精神不振甚至錯亂,必須盡快求醫,甚至須致電「999」召喚救護車將孩子送院。 一般而言,如孩子感染了可自行痊癒的病毒感染,都會在五天內退燒,因此,如發燒持續五天,也應儘早看醫生,判斷是否因病毒感染引起併發症,以及是否需要另行下藥處理。
兒童發燒藥: 注意發燒合併的熱痙攣
食藥署提醒,醫師常開立用於兒童的退燒藥,多屬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有可能會發生罕見的嚴重皮膚過敏反應,應注意兒童用藥時是否出現「疹、破、痛、紅、腫、燒」等6大藥物過敏症狀,若出現前述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儘速就醫。 陳俊仁醫師表示,有些孩童耳溫超過攝氏38度發燒時,吃退燒藥,體溫降回37至38度間已算退燒,但因未降到36至37度,家長繼續讓小孩吃藥,就是過度使用;而有些家長則是讓孩童吃了退燒藥30分鐘後,發現還在燒,又急忙給了第二種退燒藥,體溫反而降到35度以下。 兒童發燒藥 疫情當前,特別是雙北地區最為嚴重,在醫療量能吃緊的狀況下,許多民眾都會準備常備藥和舒緩用品,以備不時之需。 因日前有網紅分享自己家裡備有的兒童退燒藥水,表示那是小孩感冒時醫師開的,孩子燒到38°C就會給孩子們喝,接著又有在藥局工作的網友私訊給她,希望透過該網紅對外喊話,表示藥局現在已經叫不到這藥水,建議可直接到診所協助開藥。 此文一出,有許多民眾開始稱這款藥水為「兒童救命藥」、「幼兒救命神藥」等,讓不少兒醫看了很擔憂。 臨床上看見孩童的發燒,其實常常是感染的初期,初期其實只是症狀還沒有出現,只要精神活動力好吃得下也沒特別不舒服,通常只需要有燒時吃退燒藥,再觀察就可以了。
但是發燒也會加速新陳代謝率,增加氧氣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產生,對於健康的孩子來說,或許傷害不是很大,但若是孩子有先天性疾病或體質虛弱,發燒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若小朋友出現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的徵狀,家長可配「抗組織胺藥」處理。 崔俊明建議家長到具有「Rx」標誌的藥房,向藥劑師查詢,勿只叫店員推介藥物。
兒童發燒藥: 發燒的處置方式
但如果發燒三日或以上不退,就必須求醫,因可能是細菌感染。 此外,如果嬰兒出生後首六個月發燒亦需要多加留意,要排除是併發症或先天毛病。 許多父母一察覺小孩體溫偏高時,就會考慮給小孩吃退燒藥,以維持所謂的「正常」體溫。 發燒會加快身體代謝速率,加快氧氣的消耗與二氧化碳的產生等,使身體產生不適,但部分免疫學的研究顯示,「適度」發燒可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 所以對於小兒發燒首要的處置是瞭解發燒的原因,增進孩童整體的舒適度,注意小兒的活動力與其他疾病症狀,並非立即退燒。 第五波疫情持續嚴峻,今日(4日)確診數字為5萬2千人,當中不乏兒童感染疫症。
使用方式是先使用安佳樂,半小時到一小時後無法降溫,再使用伊普芬,如果口服藥水仍無法降溫,塞劑於服用退燒藥後四到六小時使用。 若寶寶體溫超過正常溫度,並且寶寶顯得不舒服,便可考慮按醫生的指示,餵他服用退燒藥。 由於過量服用退燒藥會對身體有害, 所以無論是服用次數、分量和服用的方法都必需依從醫生的處方。 撲熱息痛和布洛芬是有效舒緩新冠症狀的成份(只是病發後舒緩徵狀,絕不是預防新冠肺炎),因此令撲熱息痛及布洛芬藥物被搶購一空。
兒童發燒藥: 小朋友發燒成因多 注意異常反應 盡早求醫
因會影響腎功能,不宜使用於持續嘔吐、腹瀉與脫水兒童。 小於6個月之嬰幼兒因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故應儘量避免使用ibuprofen。 當孩子的體溫漸漸下降後,爸媽仍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繼續觀察孩子身體及精神各方面的表現,因為退燒只是症狀的緩解,而非疾病的痊癒。
他提醒家長一定要做好降溫,不要一直抱著不放,風扇和冷氣是可考慮,但家長自行決定,因現時發燒好可能是covid-19,一旦用了就可能導致全家感染。 人體溫度一般為37℃,正常的情況下,身體的活動、情緒的變化、進食、多穿衣服、高濕度的環境,也會使體溫上升,尤其小孩更為明顯。 兒童發燒藥 張醫生表示人體溫度37℃,只是一個參考,高半度、一度未必是真的發燒,只有溫度持續一段時間或超過38℃,才可視為發燒。 兒童發燒總是讓家長們提心吊膽,到底什麼時候該給孩子吃退燒藥,或是為什麼孩子吃了退燒藥總沒有效果,兒科徐嘉賢醫師一一來解答,但他同時也提醒家長,發燒並不是一件壞事,也不見得是一件「非要解決不可」的壞事,它是告訴我們孩子身體出了狀況,免疫系統正在作戰的訊號。
兒童發燒藥: 孩子出現氣促、嘔吐,甚至昏迷,救護未到該如何處理?
熱痙攣可分成單純型和複雜型,單純型持續時間在15分鐘以內;複雜型持續時間較久,常大於15分鐘,且有復發的可能,由於重症腸病毒感染亦會以高燒及痙攣作為表現,若發現孩子發燒及痙攣,必須確認是否有其他伴隨症狀,重症腸病毒感染會持續昏迷及嘔吐,熱痙攣則少見上述症狀。 兒童發燒藥 處理方面,單純性熱痙攣不太需要用退燒藥或是抗癲癇藥,複雜型熱痙攣由於成因多半和腦部疾病或是癲癇有關,建議求診小兒神經專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 家長留意到小朋友發燒都會很擔心,好多小朋友吃完退燒藥後會退燒,但藥力過去後,又可能再發燒。 其實這個情況很常見,因為發燒很多時都是身體對病毒的反應,代表免疫系統在「打仗」。
家長亦要留意病童的體溫是否上升得太快,或出現腦膜炎的症狀,例如神情變得呆滯、情緒失控、變得暴躁、不斷哭泣、抽筋,嚴重的會令病人缺氧甚至腦細胞壞死。 兒科醫生洪之韻(上圖左)近日接受節目《健康旦HiEggo》訪問時表示,0至3個月的嬰幼兒一旦出現發燒情況,首先較擔心是可能跟腦膜炎、尿道炎或肺炎有關,很大機會是「吃退燒藥都冇用」,應該要看醫生。 其實發燒分成3期,每一期的處理方式都不同,仔細觀察孩子的發燒狀況,如果不是特別嚴重,或是沒有其他的不舒服,不需要用外力、藥物來退燒。 由於持續發燒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狀,孩子如求診及服用藥物後仍持續發燒,家長應帶孩子往見同一醫生覆診,讓醫生可因應孩子的病情變化改變治療方法,或安排進一步檢查。 切忌不斷轉換醫生,由於每位醫生未必清楚其他醫生的用藥和病情的變化,反而可能會耽誤了病情。 該名前線救護員亦表示,明白家長有多擔心小朋友的情況,有時更會見到家長抱著小朋友不知所措,不過其實成人的體溫會令小朋友持續高溫,如果最後體溫升達41度,情況就會變得十分危險!
兒童發燒藥: 兒童發燒一定要吃退燒藥嗎?兒科醫師這樣說…
醫管局昨(8日)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近期較多確診兒童出現「嘶哮症」入院,建議家長應留意,若染疫子女出現相關症狀,應盡快帶同子女到急症室求診。 一段小童發高燒後半夜突然傻笑的影片,在網上引發熱議,上載影片的為小童的母親,她提醒其他家長遇到這種情況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別以為孩子露笑容是情況有好轉,因為事後讓這位母親嚇出一身冷汗。 兒童傷風一般會靠免疫系統自然痊癒,一旦傷風感冒的症狀超過14天或出現其他症狀,例如發高燒、痰中有血、昏睡和呼吸困難,應儘快求診。 兒童發燒藥 小朋友腦部發展未成熟,無法應對高體溫,就會出現抽搐的情況,抽搐時會失去意識、無法作出對答、對周邊事物沒有反應,而抽搐是等同劇烈運動,長時間抽搐會引致腦長時間缺氧,影響日後腦部發展。
- 發燒時通常都伴有發冷情況,張指全因為身體發熱,血液回流到體內,手腳會變得冰凍,而由於身體熱但是手足的末梢神經卻感到溫度偏低,所以有時冷時熱的情況。
- 上月幼稚園復課時更鬼馬地扭腰高舉「v」字手勢,媽媽「有得返學,個人變得好輕佻。」不過返學冇幾日就發燒,媽媽指「有人發燒知道冇得返學即刻抑鬱起來」小朋友發燒是家常便飯,媽媽們都不需要過於擔心,李元元發燒都一樣精神。
- 耳膜溫度也是接近人體的中心體溫,但是1歲以下的孩子耳道還太小,不建議使用耳溫量測。
- 其實就是電視廣告上常出現的普拿疼,這個藥除了有錠劑也有糖漿,常見商品名是「安佳熱」。
- 許多家長最擔心孩子突然發燒,而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除了常見的感冒,還包含「泌尿道感染」,其中有近三分之一是「膀胱輸尿管逆流」所導致。
例如小朋友嘔吐的話,要協助子女清理口中嘔吐物,以免阻塞氣道,導致窒息。
兒童發燒藥: 小朋友病情嚴重自救方法
布洛芬(20毫克/毫升)劑量的算法有2種:發燒超過39度以上是每次服用2分之1體重的c.c.數(如:體重為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5c.c.);發燒超過39度以下是每次服用4分之1體重的c.c.數(如:體重為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2.5c.c.)。 通常服用1~2小時會退燒,最多每6小時服用一次,此類藥物的退燒、止痛效果較佳,但較傷胃。 馮醫生提醒,當小孩子發燒,首要是找出成因,不應只着重給病童服食退燒藥降溫。 服用藥物最怕是傷害小兒肝臟,而且退燒藥含有糖份,放太久有機會滋生細菌;亦不應為小孩子「焗汗」、以酒精抹身或沖凍水涼,因為會阻礙散熱,弄巧反拙。 傷風感冒是常見的兒童疾病,每逢轉季,天氣轉變,一不小心便容易染病,尤其小孩子在學校,互相接觸度高,更加容易互相傳染。 年幼子女一旦患傷風感冒,不少家長都大為緊張,而兒童傷風感冒藥更是家中必備,但原來兒童傷風感冒也有不同類別,有不同藥效以及注意事項,又或適合不同年紀或不同病徵,家長可以多加留意。
本港兒科醫生歐陽卓倫表示,一般小童體溫達到39.5攝氏度,才屬於發高燒,若體溫在38至39.5度之間,只需口服必理痛等退燒藥即可。 第二個情形就是小朋友有合併精神活動力不佳或食慾下降的情形,清神活動力不好可能代表體內有比較嚴重的感染。 而在發燒時水分散失會比平常快,所以若此時出現食慾下降或脫水的情形,也必需至醫院做進一步的輸液治療。
兒童發燒藥: 兒童感染新冠肺炎更易傳播!0~3歲機率最高!日常防護8重點快記下
留意寶寶有否出現脫水現象,如察覺任何脫水跡象或你感到擔憂不安,便要立即送他到醫生處診治。 許醫師再次提醒,並不鼓勵大家平時都自己拿藥不看醫生喔! 只是非常時期,我們和孩子或許有機會遇到輕症在家隔離的可能。 其實任何時候、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患上手足口病,常見於小朋友身上是因為此病的傳染途徑是經口沫。 小朋友經常放手入口中,又沒洗乾淨雙手,以及在學校的群體生活之中,容易接觸其他小朋友,所以他們比成人較易感染。 她又提醒,「我們並非去醫發燒,而是先前提到最重要,小朋友有沒有神志不清醒,不應等到抽筋先去求診」,如小朋友表現疲累、迷糊等,「腦hang機」有可能是腦炎,「一定要見醫生,40度燒不一定要見醫生,沒燒但個人『沉曬』,神志不清醒,就一定要見醫生」。
即使孩子發燒,但有精神跟父母玩、看喜歡的卡通片、玩自己心愛的玩具,而食慾沒有減少太多,便毋須太擔心,保持觀察。 但如果孩子出現上述所說的併發症症狀,或胃口轉差、小便量驟減、精神呆滯,即使低燒甚至沒有發燒都不能忽視,要及早求醫。 相反,如發燒的孩子較為年長,精神狀況良好,也沒有出現其他病徵,家長可持續觀察,無須過於緊張,勉強在深夜前往急症室。
兒童發燒藥: 新聞搜尋:
他提醒,父母不要疏忽觀察孩子退燒後的反應,如果人看起來病懨懨,活力不佳的話,則要多加留意,必要時,應考慮送醫。 孩子在半夜發燒,爸媽一定覺得心急如焚,思考著是否該立刻帶去急診,還是等天亮再就醫,其實只要謹記以「活動力」判斷的原則,就能拿捏是否需要掛急診。 蘇一宇醫師說明,就算孩子在半夜發燒,若沒有危險的徵象,不妨等到早上看門診,但發生較危險的情況,則應該儘速就醫。 蘇一宇醫師提到,如果孩子在發燒時也能安穩睡著,並不需要叫醒孩子量體溫,讓他好好休息,畢竟有了足夠的體力才能對抗病毒,且活動力、生活習慣皆正常的情況,代表孩子只是輕微發燒,多加休息為上策。
兒童發燒藥: 小朋友食譜 ︳燕麥南瓜 Pancake 仔
另外,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剛剛發布了一系列常用紓緩新冠肺炎輕微症狀的藥物列表,詳細列舉出現不同症狀時的常用藥物名稱,包括兒童及青少年( 6 至 18 歲)等不同類別人士使用各類藥物的風險,有需要的家長可作參考。 如有任何用藥懷疑,特別是涉及 6 歲以下幼童,謹記尋求專業醫護意見。 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不幸生病,第一任務是要冷靜——這樣才可以逐點向醫生說明狀況,以便最快得到適切的治療建議。
兒童發燒藥: 小朋友染疫發燒個案趨增 專家解構7個問題 父母照顧注意
傷風又稱「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泛指鼻腔、鼻竇、咽頭、喉嚨及聲帶等。 上呼吸道受病毒感染以致傷風,而這些病毒經接觸或飛沫傳播。 撲熱息痛類型嘅退燒止痛藥就可以幫大家喺打敗新冠病毒過程中所受到嘅不適得到緩解,不能根治新冠病毒。
兒童發燒藥: 健康醫療網
如果小孩的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此時衣服不宜穿得過多,被子不要蓋得太厚,以免影響散熱,使體溫升得更高。 阿斯匹靈-Aspirin在兒童會引起雷氏症候群(Reye’s 兒童發燒藥 syndrome),會產生腦病變與其他神經損傷,故不可給18歲以下兒童當作鎮痛退燒藥使用。 他指小朋友出現輕微頭痛及發燒,可留在家中休息,並補充水份及電解質;若服藥後48小時內無退燒,病情惡化的話,便要前往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