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細胞6大著數2024!(小編貼心推薦)

如果已經侵犯到其他組織,或是擴散速度很快、但看不出轉移邊界,多半會移除子宮頸、整個子宮及附近的組織,包含卵巢及輸卵管也會同時移除。 答:雖然子宮頸癌疫苗可預防高危的致癌HPV病毒型號,但並未做到全面防護的效果,切勿以為注射HPV疫苗後,就毋須再定期進行柏氏抹片檢查。 子宮頸癌細胞 檢查過程中醫護人員會將儀器放入女性陰道,清楚觀察子宮頸,然後再用小刷子伸入陰道刮取宮頸細胞樣本,再放進顯微鏡進行檢查。 如果不幸發現有變異或者癌細胞,必須要再作進一步的檢查,向醫生諮詢。 21 至 24 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 如有感染/持續感染HPV或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因素,會被視為較高風險人士。 25 至 29 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若連續兩年的子宮頸細胞檢驗結果正常,以後可每三年接受一次篩查。

子宮頸癌細胞

目前,政府提供 30 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 另外,也可以透過自費的方式,進行人類乳突病毒(HPV)篩檢。 患者經觀察或治療後,初期須接受較頻密的子宮頸抹片檢查,並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覆診。 如果在其後數年的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均屬正常,就可以如普通婦女一般,接受例行檢查便足夠了。

子宮頸癌細胞: 子宮頸癌可以潛伏10年!症狀不明顯,預防應該這樣做

但是,如果出血量持續增加,就需要與你的家庭醫生聯絡及跟進。 黃家彥醫師指出,如果檢查時發現可疑病灶,可用陰道鏡搭配特殊的光線,找出異常細胞,並對異常細胞做切片,將切片後的檢體送檢驗,等到病理報告出來即可確診。 如果原先治療是以手術為主,而後復發位置在骨盆中央處,可考慮在手術後放射治療,如果復發位置已侵襲骨盆壁,唯有放射治療。 如果原先是以放射性治療為主,而復發位置僅在骨盆中央處,可考慮手術治療,如果已侵襲骨盆壁,需考慮3D的放射治療,如果有遠處轉移,其轉移位置在原先放射治療範圍外,或若有骨頭轉移,產生疼痛症狀,可考慮放射治療。 至於已經有多處轉移者,可考慮緩解性化學治療,或支持性療法。

  • 由人類突乳病毒感染,但並不是所有感染者都會發展成子宮頸癌,而是感染HPV後加上不正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就會誘發這些被感染細胞不正常增生,發展成子宮頸癌。
  • 念珠菌陰道炎由念珠菌引起,而出現的原因由於陰道環境變化成適合念珠菌繁殖的溫床,例如患有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懷孕等等,如感染患者的白帶會呈現乳酪狀,外陰位置異常痕癢。
  • 若發現變異的組織,醫生會用儀器抽取小片組織送往化驗。
  • 除了感染HPV病毒,其他風險因素,包括:吸煙、免疫系統減弱、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等,均會增加患上子宮頸癌的風險。
  • 進行子宮頸篩查的時候,醫生或護士會將一個窺器放進女性的陰道內,然後用刷子於子宮頸的表面位置抽取樣本,再送到化驗室檢驗。

子宮頸細胞檢驗若顯示有意義不明的鱗狀異變,即表示細胞在顯微鏡下跟一般正常的細胞有點不同,但其變化的程度輕微,並不足以稱為壞細胞。 每一百名接受子宮頸細胞檢驗的婦女中,大約有三至五名會出現以上情況;而其中一半人的細胞會在四至六個月後回復正常。 如果患者不適合接受子宮切除手術,醫生可考慮用電療作為主要治療方案,電療方式包括體外和體內放射治療兩種。 手術主要分為傳統開腹手術、多孔和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幾種。

子宮頸癌細胞: 子宮頸癌常見症狀

念珠菌陰道炎由念珠菌引起,而出現的原因由於陰道環境變化成適合念珠菌繁殖的溫床,例如患有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懷孕等等,如感染患者的白帶會呈現乳酪狀,外陰位置異常痕癢。 另外性病亦會有機會引發陰道炎,而一旦感染陰道炎而未及早發現並治療,嚴重可引致盆腔炎甚至不育。 一般而言,子宮頸癌病人在剛完成治療後會獲安排較頻密的覆診,其後大多數醫生建議每隔三至六個月進行一次跟進覆診,之後再逐步減低覆診密度。 任何癌症治療也會有副作用,某些副作用更可能持續很長時間,甚至有些要等到治療結束後數年才會顯現出來,所以定期覆診可以確保病人得到及時的處理。

子宮手術的併發症包括感染、出血、輸尿管/膀胱或直腸的意外損傷導致大小便困難等,長遠可能會出現淋巴水腫、陰道出血、無法生育等。 了解子宮頸癌的風險因素並與醫生商討,有助作出更明智的生活方式和醫療保健選擇,減低患上子宮頸癌的風險。 最後,王女士聽從兩位醫生意見,於十二月待外國升學女兒放假回港陪伴,入院兩天接受「子宮及子宮頸微創切除手術」。 當抹片檢查結果為異常,並不代表一定就是癌症,必須進一步了解檢驗結果的意義。 常見的異常狀態名稱有 ASCUS、SIL、CIN,接下來將個別解說其意義。

子宮頸癌細胞: 癌症預防

而她這種非典型腺細胞,是一種較為少見的子宮頸細胞病變,可從宮頸管或子宮腔而來,患者極有可能有宮頸管原位癌、甚至腺癌。 腺細胞病變雖然跟一般常見的宮頸鱗狀細胞病變不同,但亦與「人類乳頭狀病毒」有密切關係。 當子宮頸抹片發現異常,陰道鏡是進一步的確診方法,利用5至20倍的顯微鏡檢查子宮頸,先以生理食鹽水棉球擦拭子宮頸表面,再將3-5%的醋酸溶液塗抹於子宮頸,最後觀察顏色變化及血管增生情形。 由 Bowtie (保泰人壽,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和 JP Partners Medical(莊柏醫療,綜合醫療保健服務營運商)共同創立,利用革新的科技提供預防性、個人化的健康服務,以推動更好的醫療體驗。 Bowtie & JP Health 子宮頸癌細胞 健康中心深信預防勝於治療,我們將深入了解客戶的整體健康狀況,提供個人化服務。

子宮頸癌細胞

部份婦女在得知檢驗結果為 ASCUS、AGC、LSIL 等初期或不明確的變化時, 感到非常恐懼,就像已經患上癌症一樣。 其實盡早發現這些初期變化,及早治療,正是防止患上真正子宮頸癌的最佳方法。 病者實不須過份擔憂,只要跟着醫生的指示,作出定期的複驗和跟進,必能有效預防癌症的發生。 基於子宮頸細胞檢驗只屬「抽樣檢查」,所以單靠細胞檢驗並不能確診「子宮頸癌」或「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病者須透過陰道內窺鏡檢查(Colposcopy)進行活組織化驗(Biopsy)作出診斷。 對於未有性經驗的女性而言,注射預防子宮頸癌的疫苗,即HPV疫苗,是較為合適的預防方法。 現時在本港註冊使用的疫苗有3種,全都可以預防由HPV病毒第16型及第18型所帶來的子宮頸癌,佔所有子宮頸癌的7成左右。

子宮頸癌細胞: 抹片檢查方法有甚麼分別?

如病情確定為1A期,病人可考慮接受錐形切除手術,以圓錐狀方式,經陰道切除子宮頸腫瘤;如屬1B期、腫瘤少於2cm,可考慮進行根治性子宮頸切除及淋巴切除手術,保留子宮及卵巢。 早期卵巢癌的徵狀有機會不明顯,可能只出現腹脹、餐後腹部不適、輕微腹痛等,相對容易誤會為其他問題而忽略,延誤求醫;有研究指出,如果上述症狀在1個月內反覆出現12次或以上,建議應求醫接受詳細檢查。 若懷疑是卵巢癌,醫生一般會先安排超聲波檢查觀察卵巢囊腫的實性,若出現硬塊,會懷疑屬惡性腫瘤;同時亦有可能會抽取腫瘤標誌物(例如:CA125)協助診斷。

在2001年至2016年期間,每年死亡率略為浮動,大致在3至4%的水平。 雖然人類乳頭瘤病毒與引致生殖器疣的病毒屬同一科,但有生殖器疣並不表示較易患子宮頸癌。 已婚女性需兼顧工作及家庭,成為媽媽後更可能陷人事業、家庭兩難全的境況,今不少女性選擇不生或恐懼生育。 請注意,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

子宮頸癌細胞: 子宮頸癌癌前病變治癒率幾乎100%!抹片做完有異常該怎麼做?

在診斷方面,除了臨床檢查外,醫生會為患者進行陰道超聲波檢查、抽取內膜組織化驗以及擴張刮宮檢查。 另外,從未生育的婦女比起曾多次懷孕的婦女,患上子宮內膜癌(子宮體癌)的風險相對較高。 子宮內膜癌(子宮體癌)的常見病徵包括:陰道出血、腹痛、經期期間不正常出血以及劇烈經痛等。 約九成被確診患上子宮內膜癌(子宮體癌)的婦女都有以上的病徵。 子宮頸癌細胞 子宮頸癌並不是通過遺傳而感染,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

子宮頸癌細胞

完成治療後的病人亦應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健康飲食、定期進行運動鍛煉、保持健康的體重。 不論年齡大小,若是已有性經驗的婦女,都應每年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若連續三年檢驗結果皆正常,可以延長為每2-3年一次,抹片檢查同時也應接受骨盆腔檢查。 若為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因感染 HPV 病毒的機率較高,更必須特別注意。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可以預防子宮頸癌、癌前病變,以及其他乳突病毒相關腫瘤的發生。 子宮頸癌細胞 接種疫苗估計能降低70%左右侵襲性子宮頸癌的發生、52-60%的重度癌前病變、14-25%的輕度癌前病變。

子宮頸癌細胞: 子宮頸癌成因、風險因素及預防

子宮頸癌在第二期B階段後,必須採取「化療+放療」的搭配治療。 值得民眾留意的是,雖然子宮頸的「癌前病變」進展很慢,從輕度、中度到重度,平均約需3〜5年的時間,但只要進展到子宮頸癌階段,就跟一般癌症一樣,有快速惡化的可能。 在第二期B之後就採取「化療+放療」,顯示在這階段之後就必須採取全身性治療,來防治轉移。 如果切片結果顯示為子宮頸癌,表示它有侵襲、轉移性,必須找出是否已經轉移到周邊的組織,在第一期A時還可能採用圓錐狀手術來治療。 子宮頸癌細胞 不過,由於二價疫苗始終較便宜,故仍有部分地方選用。 至於其他報告結果,即非典型腺細胞(AGC)、子宮頸上皮細胞低度及高度病變(LSIL 及 HSIL),受檢者則應直接轉介婦科醫生作進一步檢查。

  • 由於不同婦科疾病都有一個相似的狀況—在疾病輕微的時候往往難以自行察覺,要等到病情嚴重才發現的時候,就已經錯過了黃金醫治期。
  • 於 2020 年,香港共有 159 名女性死於子宮頸頸癌,佔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的 2.6%,於本港女性致命癌症中排第 8 位。
  • 如患者懷疑自己的症狀,請向你的醫生了解更多,並進行相關測試。
  • 以往我國衛生署公布全國癌症發生的統計表,子宮頸癌包括原位癌和侵襲癌,而讓國際間醫療專家誤認台灣是子宮頸癌好發的國家。
  • 如果是原位癌,或是早期癌症,為了保留子宮跟生育能力,可以執行「子宮頸錐狀切除」。
  • 佐敦中心特設女士專區,專屬女醫護團隊,包括女放射科醫生﹑放射師及西醫,為女士提供更安心貼身私隱度高的服務。

HPV病毒感染是全球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若未能及早發現,子宮頸細胞會持續受到HPV病毒侵襲,有機會惡化為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細胞 因此,女性應該儘早接種HPV疫苗,亦應定期接受婦科檢查。 及早發現子宮頸細胞變異及診治,可以有效提高痊癒機會。 由於不同婦科疾病都有一個相似的狀況—在疾病輕微的時候往往難以自行察覺,要等到病情嚴重才發現的時候,就已經錯過了黃金醫治期。 化學治療藥物大多使用靜脈注射或口服,能殺死大部分身體部位的癌細胞。

子宮頸癌細胞: 子宮頸抹片檢查(Pap Smear Test)

若手術後發現骨盆腔淋巴結有轉移情況時,就須附加化學治療。 衛生署推出全港性「子宮頸普查計劃」,鼓勵女性定期進行子宮頸癌檢查。 大家可到網址完成免費登記,便可於「子宮頸普查資訊系統」查閱檢驗紀錄和定期收到覆檢提示。 對於 25 歲以上及有性經驗的女性,建議定期接受抹片檢查。

更令人震驚的是,有27%黑人女孩及8%白人女孩在7歲時已出現初潮月經現象。 9至14歲建議接種兩劑,兩劑之間相隔5至13個月內;15歲或以上則建議接種三劑,在第一劑後兩個月接種第二劑、六個月後接種第三劑。 維基百科中的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方國珊建議政府加強託兒及課餘託管服務增設托兒服務機構,並訂立彈性上班時間,方便在職父母照顧子女,讓媽媽們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子宮頸癌細胞: 子宮頸癌前病變因素

根據衞生署公布的2018年統計數字顯示,子宮頸癌為香港女性第七位最常見的癌症,新症共有582宗。 而子宮頸癌亦同時是本港女性癌症的第八號殺手,佔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的2.6%。 子宮頸癌細胞 而柏氏抺片檢查及子宮頸檢查,是兩種有效的子宮頸癌篩檢方法。 柏氏抹片檢查的敏怠度約有55至80%,特異性則高於90%。

子宮頸癌細胞: 子宮內膜癌:經後出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2的全球報告,子宮頸癌在女性癌症中排行第四,每年新症大概有52.8萬人,死亡個案則高達26.6萬人。 至於香港, 2016年的數據顯示,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因癌症死亡的第九大原因。 子宮頸癌的分期,主要以臨床評估為主,也就是說根據「臨床分期」,而不是其他婦科癌症常用的「手術分期」,最主要的原因是國際婦產科聯盟 在1994年所建議的。 因為子宮頸癌好發於開發中國家,是排名第一的女性癌症及第二癌症死因。 而這些國家的醫療資源較為缺乏,無法做到很詳盡的治療前評估及治療。 因此FIGO堅持子宮頸癌的分期只是為了比較的目的,而不是為了治療的指引。

子宮頸癌細胞: 子宮頸癌治療方法

由於子宮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透過定期的子宮頸抹片篩檢來發現初期子宮頸癌是相當重要的事! 近年透過定期子宮頸抹片抓出子宮頸病變、施打子宮頸癌疫苗預防HPV感染這兩大措施的推動,預防成效良好,讓原本總是在女性癌症排序中名列前茅的子宮頸癌,慢慢地退到了後段班。 由於細胞檢驗並不能完全反映子宮頸組織變壞之程度,每一百名子宮頸有這些異常細胞的婦女中,約五名其實有嚴重子宮頸組織變壞。 因此,婦女需要六個月進行覆檢,直至連續兩次的細胞化檢結果正常。 若再有異常細胞或更壞的情況出現,便需轉介往專科診所進行「陰道鏡」檢查。

子宮頸癌細胞: 子宮頸癌治療時有機會出現的副作用

如果是早期的子宮頸癌, 存活率可高達90%;而後期的存活率則大大降至10至20%。 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均是本港常見的婦科癌症,及早發現並積極治療,對提升患者存活率非常重要。 現時子宮頸癌可定期透過檢測篩查,來判斷女士下一步的檢查方案,有助及早揪出早期病變。 然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在現時較難於定期婦科檢查中篩檢出來,因此時刻留意有否不尋常的病徵並從速求醫,對於應對病情有正面作用。 醫學界就上述3種婦科癌症,會按個別病人的病情和需要,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如果病人有意生育,在醫生充分評估下,未必會因癌症治療而令病人不能生育。

早期的腫瘤可透過全子宮切除術(切除整個子宮)及移除淋巴結以作治療;手術後可能需要進行放射治療,或同時配合化學治療,以減低復發的風險。 體積較大的早期腫瘤可透過放射和化學治療並用來治理。 子宮頸細胞檢驗可辨別子宮頸原位癌,而治療亦可預預癌症。 建議女性在開始性行為後每年進行一次子宮頸細胞檢驗,直至70歲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