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舖租2024詳細攻略!(持續更新)

適逢市況疲弱,核心區舖租大幅回調下,不少本地口罩生產商趁機以低價進駐核心區一線地段,其中Good Mask最新以呎租僅25元,短租中藝國貨位於中環德輔道中舊舖,租金「插水」逾八成。 另外,同地段仍有不少吉舖待租,包括於擺花街38至42號地下及1樓,面積合共約3,028平方呎,曾由體育用品店以每月約78萬元租用,現已交吉。 【大公報訊】記者林惠芳報道:本港零售市道回穩,令主要地區舖租再錄按季升幅,戴德梁行指,銅鑼灣及尖沙咀次季租金升約0.5%,旺角按季升2.4%,唯獨中環舖租仍然下跌,按季回落1.4%,下半年中環舖租會繼續受壓。 高力國際(香港)研究及諮詢董事盧永輝指出,中環區不再只是一個傳統的商業區,在本地消費者及海外訪客眼中,中環已成為購物及消閒熱點。

  • 熾熱人氣更帶旺附近新村街舖價,新近成交價高見3,500萬元,呎價高達35萬元,呎價追貼銅鑼灣區逾40萬水平。
  • 此外,世邦魏理仕香港區域董事總經理郭富禮表示,香港是亞洲區內最具韌力的經濟體之一。
  • 黃偉基亦提到,中環民生區情況與核心區街舖情況截然相反,反而受惠於疫情下消費習慣改變,而令該地段舖租在疫情下仍有所增長。
  • 他選擇在出名舖租貴的中環開舖做生意,更成功突圍而出,並開設新分店,目標要衝出香港,打造國際品牌。
  • 【大公報訊】記者林惠芳報道:本港零售市道回穩,令主要地區舖租再錄按季升幅,戴德梁行指,銅鑼灣及尖沙咀次季租金升約0.5%,旺角按季升2.4%,唯獨中環舖租仍然下跌,按季回落1.4%,下半年中環舖租會繼續受壓。
  • 戴德梁行最新發表《香港甲級寫字樓租賃市場第三季》指,核心區商舖租金期內跌幅收窄,惟各區空置率仍持續攀升,其中銅鑼灣區空置率新近錄得13.2%,再創新高。

陸海通大廈位於皇后大道中人流最旺位置,屬單邊,鄰近華人行、娛樂行等知名大廈,低層舖位外牆更可作大型廣告板。 指標商廈買賣交投起動,市場消息指,資深投資者陳秉志等持有的中環中心39樓拆售項目錄得逾億元成交,為該廈39樓05室,享海景景致,單位面積約3,140平方呎(未核實),以約1.09272億元放售,成交呎價約3.48萬元。 資料顯示,項目於2019年4月推出拆售,今次成交單位原定價約1.50508億元,即相隔近兩年減價約27.4%獲承接。 中環舖租 市場消息指,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胞弟湯子亮斥資約1,350萬元,買入灣仔洛克中心低層單位,面積約1,578平方呎(未核實),呎價約8,555元。 資料顯示,該廈對上一宗買賣成交於去年7月錄得,單位為5樓B室,面積約757平方呎(未核實),成交價約790萬元,呎價約10,436元,即最新成交呎價較對上一宗成交呎價回落約18%。 戴德梁行最新發表《香港甲級寫字樓租賃市場第三季》指,核心區商舖租金期內跌幅收窄,惟各區空置率仍持續攀升,其中銅鑼灣區空置率新近錄得13.2%,再創新高。

中環舖租: 極旺免佣上環 威享大廈 中環威享大廈1-3人房$4988+

一個位於港鐵中環站出口附近、由便利店7-11承租的德輔道中銀主盤舖位,新近以7,238萬元成功沽出,呎價高達約21.9萬元,預計無論成交價或呎價,均創「最貴」的便利店舖址成交個案。 對資金不足的創業者、或補習、美容等行業的商人來說,核心商業區的地舖租貴,因而尋找樓上舖位出租,期望以較低舖位租金依仗地利優勢,方便客人上門。 中環舖租 小本經營的生意可考慮租用主打年輕人市場的主題商場,或民生社區的小型商場,舖位呎數會較細,租金相對較低。

  • 另外,中原商舖部營業董事陸澤森表示,元朗大馬路174號地下連閣樓,面積分別約1400及400方呎,總面積約1800方呎,意向月租約38萬元。
  • 相信區內舖市短期內會進入調整期,料部分業主會主動調低叫價,冀吸引租客逆市進駐。
  • 早前市傳月租接近100萬元,為本港過去十五個月最大宗的街舖租賃成交。
  • 美聯旺舖張殷焌表示,中環德輔道中55號地舖及1樓,面積約7,230方呎,新近獲口罩生產商Good Mask以每月18萬元短租,租約期為半年,呎租僅約24.9元。
  • 據Good Mask在社交媒體上載相片及資料,中環旗艦店將於短期內開業,而商舖沿用上手租客中藝的舊裝修,只擺放陳列架及櫃配合銷售。
  • 市場新近錄得中環九如坊2至4號地下連入則閣樓買賣成交,地舖建築面積約750平方呎,入則閣建築面積約500平方呎,總面積約1,250平方呎,原業主開價3,600萬元放盤,剛以3,230萬元沽出,呎價約25,840元。
  • 零售高峰期,國際品牌紛以高租搶中環多層舖位作旗艦店,隨着生意大幅回調,而品牌仍支付高租金,近兩年相繼有品牌棄租同區旗艦店,或出現頂租。

張殷焌續指,上述舖位原由中藝國貨以每月約75萬元承租,呎租約103元,惟商戶於今年初約滿後遷出,業主及後以月租為100萬元招租,惟一直未獲承接。 換言之,最新短租租金較業主意向月租低約82%,並比前租減近57萬元或約76%。 【本報訊】疫情肆虐全球,酒精搓手液、口罩等防疫用品可謂出門必備,造就相關行業成「疫市」奇葩。

中環舖租: 香港買屋/買樓

中原(工商舖)商舖部董事黃偉基在接受BusinessFocus訪問時則特別提到,中環區核心區街舖是重災區,不少大品牌陸續遷移,導致該區租金持續下跌,甚至有街舖在此期間曾最多跌8成。 消息指,尖沙咀彌敦道美麗都大廈地下05號舖,面積935方呎,以約2.1億元透過公司股份轉讓方式易手,呎價約22萬元。 有「高檔茶餐廳」之稱的翠華(01314),其位於中環威靈頓街17至19號的旗艦店,有指落實以每月130萬元續租,比舊租大劈100萬元或43.5%。 事實上,不少口罩商近期亦「轉戰」實體商舖,其中以Good Mask最為積極,據官網資料顯示,品牌創辦短短一年間,已開設10間分店,當中包括灣仔、銅鑼灣、尖沙嘴、旺角等核心區,而是次屬首度進駐中環核心金融區。 戴德梁行執行董事、香港商鋪部主管林應威認為,受環球經濟不明朗和本地社會氣氛影響,零售商對下半年生意保持審慎。 他預計,核心區銅鑼灣和中環舖租,會下跌大約1%至5%,而九龍核心區域則有望保持平穩,但仍要觀望第三季度表現,非核心區受民生消費帶動,會保持平穩。

事實上,他在咖啡行業已打拚約20多年,憑着在行內的知名度及國際人脈,決定獨個兒在這個大都會創業,於2016年在中環開設第一間店舖FINEPRINT。 在工作層面上,對他而言最大分別不是由員工變成老闆,而是工時變得更長。 中環舖租 他笑言,香港為六天工作制,他每日由凌晨5時半工作至晚上6時,工時逾12小時,但澳洲的工作氣氛普遍較輕鬆,一般打工仔每周工作五天,從早上9時工作至下午5時,那時他間中獲邀到外地擔任咖啡比賽的評審及參與研討會,可以說是免費環遊世界。 數年前,他獲國際餐飲品牌公司聘請,成為香港的營運總監,當時他獨自來港發展,家人則留在悉尼。 他回想,那時對香港不太熟悉,但明白若不趁年輕力壯時出外拚搏,老來必後悔。 初來港時,他僅抱着嘗試探究的心態,心想若不成功,便會返澳洲繼續從事咖啡師的工作。

中環舖租: 關於 中環

據悉,舖位原業主於1990年10月,以295萬元購入上址,持貨31年易手,帳面獲利2,935萬元,物業升值近10倍。 中環再錄大額舖位成交,市場消息指,中環威靈頓街112至114號新威大廈地下B及D號舖,建築面積約2,150方呎,連租約以7,800萬元易手,呎價約3.63萬元。 商舖現租予冰室,月租18.5萬元,租期至2023年3月,另租客可再續租兩年至2025年3月,續租月租約19.5萬元,即買家可享租金回報約2.8至3厘。 投資者趁旺市紛紛沽舖套現獲利,市場消息指,旺角亞皆老街52至54號建興大廈地下C及C1號舖,約700平方呎(未核實),以約7,680萬元成交,平均呎價約10.97萬元。 現租客為奇華餅家,月租約20萬元,租期至下月,故舖位將以交吉形式交易。 資料顯示,原業主為香港「鞋王」資深投資者鄺海鑾,於2007年11月以約6,470萬元購入,持貨逾13年帳面獲利約1,210萬元或19%。

中環舖租

以往由英國BURBERRY租用的銅鑼灣羅素街旗艦店,自去年下半年落實棄租後,最新獲全港首間「變形金剛」主題餐廳進駐,最新月租傳為100萬元,呎租約192元,較高峰期近900萬元,大跌9成。 黃偉基亦提到,中環民生區情況與核心區街舖情況截然相反,反而受惠於疫情下消費習慣改變,而令該地段舖租在疫情下仍有所增長。 該行數據指出,上月中環、金鐘、灣仔及銅鑼灣四個港島主要零售核心區,共錄得約52宗舖位租賃成交,屬上半年按月的次低,僅次於二月份時約37宗。 相信區內舖市短期內會進入調整期,料部分業主會主動調低叫價,冀吸引租客逆市進駐。 而銅鑼灣跌租情況更驚人,波斯富街單號物業地下A號舖,面積約600方呎,原以約18萬元招租,於六月中獲糖水店以約11.18萬元承租。 中原(工商舖)黃新宇表示,上述舖位面積約1,900方呎,本月初獲食肆承租。

中環舖租: 香港國際蒙特梭利學校(中環)

戴德梁行香港商舖部主管林應威表示,疫情影響已反映在現有租金跌幅上,而大部份業主未有意欲再大幅劈價招租,相信核心區租金將不會有更大跌幅,並預料零售市道最快明年第二季方有望復蘇。 戴德梁行報告指出,第三季商舖租金跌幅情況改善,惟核心區租金跌幅依然高踞各區,銅鑼灣及中環舖租分別按季跌7.9%和7.8%。 不過,零售市況反彈乏力,各區相關空置率均升至雙位數,其中以銅鑼灣為重災區,空置率由上季7.9%升至13.2%,屬歷史新高。 其中海防道38至40號中達大廈地下A及B舖,面積近2,100方呎,新近由Mask Factory概念店以月租20.8萬元短租半年,呎租約99元,租金較前租戶粵港澳湛周生生高峯期月租達130萬元,勁減109.2萬元或84%。

值得注意的是,BRAND OFF舊舖同樣位於威靈頓街,舊舖28號(毗鄰鏞記大廈)正位於新舖斜對面。 該舖涉及地下及閣樓,合計面積約2100方呎,月租約100萬元,呎租476元。 換言之,BRAND OFF新舖呎租水平較舊舖低約六成,遷至新舖後,每月更可節省53萬元租金。 BRAND OFF最新租入店舖為中環威靈頓街15號地下C舖,毗鄰翠華餐廳。

中環舖租: 地產博客

疫情下香港各區興起兩餸飯,上月更有間25元兩餸飯進駐中環嘉咸街地舖,引起網民熱議。 而根據中原(工商舖)商舖部董事黃偉基表示,疫情以後中環核心區舖租大幅下跌最多8成,但民生區反而上升2至3成,該地段月租更可達8萬元。 近期社會氣氛不穩,市民消費意欲疲弱,加上上半年零售數據未有起色,令商舖租務回落。

中環舖租

零售高峰期,國際品牌紛以高租搶中環多層舖位作旗艦店,隨着生意大幅回調,而品牌仍支付高租金,近兩年相繼有品牌棄租同區旗艦店,或出現頂租。 如A&F時裝,2011年以700萬租用畢打行多層,租期9年至2020年10月底到期,品牌去年底宣布提早遷出,並賠償終止合約費用近1.25億元,現業主重新招租,舖位仍交吉。 至於Coach兩年前亦提早遷出興瑋大廈多層舖,由adidas以每月434萬元頂上,租金下跌。

中環舖租: 投資及銷售

不過,香港兩餸飯關注組版主Andrew都提過,長沙灣廣場早前有間全港最平的17元兩餸飯,最終卻因無法承擔貴租而結業。 中環舖租 亦有不少網民留言表示,「八萬租到舖已經唔易」、「現在租得起,但一到約滿就勁加你租。一係硬食,一係又要出錢裝修新鋪。」、「呢啲就係良心企業,希望唔好咁快比吸血業主扼殺啦」。 其實,這間兩餸飯並非中環首例,根據擁有8萬多人的香港兩餸飯關注組版主Andrew接受BusinessFocus訪問時表示,中環曾有一些傳統的樓上兩餸飯,只是街舖相對來說比較罕見。 中環舖租 至於今次中環開兩餸飯地舖,網民則更為關注岱民是否會加價,而定價依然是全港最平的25元兩餸飯。

中環舖租

商廈方面,報告亦指,甲級寫字樓租金首三季跌約13.9%,中區及灣仔或銅鑼灣跌幅最大,分別按季跌6.3%及5.2%。 此外,寫字樓負吸納量升至170萬方呎,而各區尋頂租樓面面積達62.6萬方呎,按季升8%;帶動相關空置率攀升至11.6%。 中環舖租 中環舖租 據悉,該舖由謝霆鋒持有,他於2012年1.17億元購入,當時正值舖位高峰期,該舖曾由鞋店以每月20萬租用,呎租約286元。

中環舖租: 香港地產

舖位涉及地庫、地下及閣樓,合共面積約2550方呎,原先由時裝品牌慕詩以59萬元承租,該租約至今年初完結後未有續租,令店舖一直丟空,直至近期才減租至約47萬元租予BRAND OFF,呎租184元,該舖新租約較舊租約低約兩成。 報告指出,雖然市場預期環球經濟在2008年會減弱,但大部分地區包括中國、印度、阿聯酋、俄羅斯及巴西,對優質商舖的需求仍然高企,名牌服裝繼續追捧旺區人流量高的舖位,以更鞏固品牌的知名度,因此租金在中短期仍被看升。 MIRROR 旋風威力無窮,連一個貌似成員AK的楊屋道街市型男,都可被吹捧為「荃灣豬肉檔AK」,一眾粉絲樂此不疲去朝拜。

他又指集團自2011年進駐香港以來,首次在核心商業區的黃金地段開設旗艦級街舖。 在一般經濟環境下,在發展成熟的核心商業區,租金相對較貴,而且很少有空置舖位出租。 翠華上半財年物業租金及相關開支按年升7.5%至1.58億元,佔集團收益17%。 至於該舖業主協成行,早於1963年已持有該物業,透過公關回應稱,目前正就舖位續租「談判」,翠華迄今仍未有決定。 對於最新叫租較舊租平、租客方面是否有減租要求,發言人只表示不就價錢作評論。 若以三年租約計算,翠華今次獲減租,三年租金支出共4680萬元,比舊租三年支出8280萬元,合共節省3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