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總想替子女找間「好」學校,但「好」的定義,每人不同,在詹漢銘眼中,能夠讓學生喜歡上學、享受學習、保持童真心境的,就是好學校。 潮商走funny school路線,全年4測2考(一年級1考),一、二年級其中一次測驗更採用攤位遊戲形式,學校又設2星期「term break」(期中休假),把學生帶出課室,透過專題研習,汲取更多課外知識。 但不催谷不代表學生成績不行,近年該校都穩定地有升中的學生被派往英皇書院、聖若瑟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英華女學校等傳統名校。 看來,耀山除了適合進取型的家長,重視師生關係的家長,亦大可考慮。 他也答得坦白,「我們一級得一班,收盡27人,競爭對手就是這麼多,只要孩子考到前幾名,去到band 1中學的機會便很大」。 石禮仁透露,該校每年都有小六學生派往喇沙書院、九龍真光中學、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等受歡迎的中學,打破只有一線小學才可與一線中學結連的迷思。
報讀小學前家長要先清楚自己想報「私立/直資學校」,還是「官立/津貼學校」。 如果一心打算報讀「私立/直資學校」,就可以直接通過學校的申請方式進行面試,一般會比教育局的「小一收生程序」早。 不少家長都認為傳統名校網例如11 中西區校網 校網等的競爭大,擔心無法獲派入心儀小學,因而轉戰鄰近的地區名校。 這些熱門的非名校網內,都各有不少出色的地區名校,大受區內家長歡迎。 每年的升小遊戲,總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家長為幫子女鋪路入名校,可以搏到盡。
中西區校網: 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
不過,11校網學額一直供應緊張,自2017年起,更要向南區18校網借位以補網內的需求,雖然今年情况稍稍緩和,毋須靠「外援」,但相信外區學童想透過「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的甲部來此區分一杯羹,亦不容易。 因此,在策略上,一定要選一間「勝價比」高的二線學校,希望殊途同歸,最終孩子可在中西區入讀好中學。 今年9月小一入學適齡學生約有33,800人,人數較去年增加約一成,九龍城、中西區向來名校林立,早已吸引不少家長安排子女入讀,然而今年情況有變,或令家長多一重擔心。
每年暑假前都是家長找房旺季,古時就有孟母三遷,今有「校網三遷」,家長為了小朋友入讀心儀學校,需要提前準備哪些東西? 寶翠園是中西區著名的學區房之一,兼具半山的靜謐及西環的便利,自設大型商場又有港鐵配套,加上鄰近世界頂級學府香港大學,學術氛圍濃厚。 寶翠園分為2期,共有6座住宅大樓,提供2,213個分層住宅,戶型多元化,設有2房至4房包括連雙套等選擇。 住宅前臨低矮舊樓,所以大部份單位都享有開揚景致甚至海景。
中西區校網: 香港潮商學校 (csshk)
有兩間聯繫中學支援,分別是沙田官立中學,及梁文燕紀念中學。 中西區校網 位於上水的鳳溪第一小學屬區內爭崩頭學校之一,校舍與同一辦學團體的幾所中小幼毗鄰,成為一個獨立而寵大的學校村。 學校銳意發展多元教育,電子教學、STEM及編程課程,引入先進的電子設備,輔助師生教與學。 聖羅撒學校位於九龍城區,屬於34 校網,是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於一九四八年創辦,為一政府津貼小學(女子),培養學生具創意與獨立思考能力,注重學生品德及學業知識。
油尖旺區兩個校網中,31校網的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是數一數二的熱門名校,經常推行多元教育和創新教育,升中派位成績受矚目,皆因每年均有不少學生升讀各區名校。 本地老牌學校培正由1889年於廣州創校,到1933年先後開辦香港培正中學、小學和幼稚園。 中西區校網 過往培正幼稚園的學生可一條龍直升培正小學,但早前培正宣布從2017年度起幼稚園部畢業生由100%直升減至85%。 油尖旺區的名女校嘉諾撒聖瑪利書院,除了與同區的嘉諾撒聖瑪利學校結龍外,另一所一條龍小學為位於紅磡的天神嘉諾撒學校。 天神嘉諾撒小一只設三班,行小班教學,提供100個小一學額。
中西區校網: 香港培正小學@九龍城區
沙田區有兩所直資一條龍學校, 培僑書院 是其中一所,中小學位於同一校園,在大圍山上自成一國。 外界對培僑的印象,多以為它是一所愛國學校,其實學校不但重視中華文化,同時融合西方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 位於62校網荃灣區內甚有口碑的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 ,於政府中央課程的框架下,自行編制課程。 主張「少功課、少考試」的多元教育,平衡學習、心靈、品德三方面發展。 沙田91網爭崩頭之大熱學校,位於沙田第一城,年年超收情況嚴重,與浸信會教育學院有聯繫。 推行活動教學、生本教學、協作教學、小組/合作學習,資優教育、拔尖教學、小組輔導教學和功輔班,提升同學成績和改善學習態度。
項目共提供179夥單位,主打2房戶型,低層單位以望樓景為主;部分高層及極高層單位可享較開揚海景或山景。
中西區校網: 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中西區
聖保羅男女中學是由香港聖公會創立的一所男女英文中學,亦是第一間香港男女學校,受政府直接資助的學校之一。 國際體育工作坊,是聖保羅男女中學的重要日子,因為它著重學生在多方面的發展,不論是考試成績或是其他技能,都鼓勵學生進步,故此各方面的音樂團隊,也是它的特色。 學校排名是1A級,亦是全香港首屈一指的中學,從全港、直資、同區抑或全港男女校排名,聖保羅男女中學都是排第一,已連續多年拿到1A級,實力不容置疑。 考獲本地學士課程最低入學要求 (3322+2) 的比率就有97%,拿到第5級或以上成績比率更有78%,可說是位位學生都是人中之龍。 九龍城傳統名校喇沙小學已有逾60年歷史,該校與直屬中學喇沙書院教學理念一致,雖非一條龍學校,但85%學生升讀喇沙書院,比率依然高。
由於中上環一帶為核心商業區,而區內住宅多數是樓齡較高的舊樓或單幢式物業,而區內新供應較少,樓價亦相對較高;此外,中半山和山頂亦向來是豪宅區,故家長想要遷往中西區,多會選擇周邊地區。 近年西營盤、堅尼地城及西半山有不少重建項目及新盤陸續落城,配合區內的傳統大屋苑,提供更多適合一般中產或較富裕家庭的換樓選擇。 全港排第二多以英文為主要語言的小學校網區為41九龍城區,分別是拔萃小學及瑪利諾修院學校,屬於「爭崩頭」大熱學校。 其餘5間以英文小學分別在11中西區校網的天主教總堂區學校,40網深水埗區的李鄭屋官立小學、45網黃大仙區的伊斯蘭鮑伯濤紀念小學、48網觀塘區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學校及新界惟一一間於71網屯門區的伊斯蘭學校。
中西區校網: 小學校網
「乙部」則佔總數學額45%,家長需按照學童住所的所屬校網,填寫該校網的最多三十間小學。 若校網不足三十間學校,亦應將網內所有學校全部填入,因為最終電腦一定會安排一間學校給學生,全部填滿至少告訴電腦你最不喜歡哪一間小學,盡量減低被派入最差學校的機會。 在俗稱「大抽獎」的「統一派位階段」中,家長需填寫甲、乙兩部分的選校次序,再按電腦為學童隨機分配的編號,決定派位的先後次序。 由於「超收」下,預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會分配給「必收生」,代表統一派位的學額相應下降,於第二階段獲錄取機會亦減少,出現所謂「蠶食」學位現象。 小一入學派位將全港按地區劃分成36個校網,想知在云云校網中,哪些校網最受歡迎,值得大舉搬入? 經過一輪的校網介紹後,千居為各位家長整理出小一入學辦法,並教你如何運用超收數據,列出全港最受歡迎的10 大校網。
而學校更有特別的教學方式,會在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BAFS)教導MPF投資計法,讓學生知道將來會做的供款知識,因為老師期望學生將來會踏實地理財,認清事實,而不會活在童話世界。 學校的排名是1B級,在2019年的文憑試中,本地學士課程取錄比率就有63%,在全港女校排名中,一直是中游位置。 中西區校網 1851年創校的聖保羅書院,由香港聖公會建立,以基督教福音精神為基礎作教育,聖保羅書院是香港歷史上最悠久在本地開校、並現存的英文學校。 學校設有小學及中學部,都是直資男校,主要用英語進行現代通才教育,有著自己一套特別教育方針,當時已經和殖民政府有分歧,卻仍堅持下去。 學校的banding是1A級,名列前茅,在同區中學一直是頭四名。
中西區校網: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St. Stephen’s Girls’ Primary School 資助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另外,順帶一提,愉景灣的小學生,中學派位亦會被派往中西區的中學,雖然出入交通費時,但亦可作為家長的另類選擇。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位於西貢區,屬於95校網,2021年升中派位成績理想,96%的同學入讀首三志願中學。 中西區校網 馬鞍山靈糧小學位於馬鞍山公共屋邨利安邨,本是屋邨學校,經過十多年的品格經營,有些家長跨區也來報讀,可見靈糧小學推廣多元教育,品德學習有一定吸引程度。 1981年創校,是沙田區內唯一的官立小學,推行成長課,發展關愛文化;鼓勵學生參加各科活動及擔當服務生以提升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