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自行收生計分2024必看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官立小學嘅例子有軒尼詩道官立小學,李陞小學,北角官立小學(雲景道)等等。 香港總共有五百多間小學,接近九成為官立及資助小學,他們全部都要使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為小一選校收生方法。 而私立、直資、及國際學校係行自行收生機制,所以並唔會參與「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為免幼稚園或家長過分操練小孩,自行分配學位不設任何面試4,除了必收生外,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會採計分方法來分配學額,分數較高者將可優先獲得學位。 2019/20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將於9月24日交表,當中的計分方法,的確考起不少家長。 當結果公佈後,總會有家長因計錯分數選錯學校而落榜,打亂了當初的選校策略,我們即為大家拆解10個計分誤區。 學位分配系統包括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及中四學位安排機制,均由教育局執行,為合資格的小一、中一及中四學生分配資助學位。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參加資格

當中能否取錄,關鍵也在於該年度該小學的競爭率,以及競爭者的分數。 假如申請者數目超出學校所設的學額,學校將會以隨機方式甄選同分申請者,或將所得的申請者名單交由教育局抽籤決定。 另重要一提,由於「自行分配學位」只限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因此絕不能向多於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申請學位,否則其申請資格將會作廢。 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辦法準則」階段,首先家長要先了解心儀小學的自行收生所需分數,再根據上面列表計算出來的得分,衡量申請成功的機會。

另外,一些基督教小學接受所有基督教不同派別為相同的宗教信仰,而一些基督教小學則只接受特定的派別。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如果子女未能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取得學位的話,爸媽便要為子女申請「統一派位」分派學位了。 「統一派位」又被俗稱為「大抽獎」,家長可決定選擇學校的優先次序,讓電腦根據「隨機編號」分派學位。 若有申請學童在「計分辦法準則」下得分相同,而申請學童數目亦超過學校剩餘的自行分配學位的學額,學校應以隨機方式甄選同分的申請學童。 家長可透過統一派位學額,推算學校自行階段收生情況,若家長看到統一派位學額,學校剩餘學額多於一半,即自行分配學位時,學校仍未用盡自行學額。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辦法準則:

家長可以根據不同的計分準則,選擇子女符合準則的選項,並將編號填在右邊空格。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好似非常受家長歡迎嘅「協恩中學附屬小學」,要拎呢5分一啲都唔容易,首先小朋友一定要係教徒,其次仲要喺聖公會嘅教堂受浸,如果係其他堂會受浸,Sorry。 中西區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同樣都係用呢個準則俾宗教分。

  • 千居就為各位望子成龍的家長整理出「自行分配學位」的收生準則、計分辨法及5 大重點位,以及不同分數下的選校策略,讓你走出小一入學的成功第一步。
  • 即使沒有親屬關係,不能用上述的方法也不用擔心,仍可以透過計分制入學。
  • 家長若遞交多於一間小學的申請表,便會被取消參與「自行分配學位」的資格,要留待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才會獲派學校。
  • 難度:嬰兒洗禮的要求繁複,或與自己的宗教信仰相違背。
  • 2023/24年度小一入學統一派位快將於2月4日至5日進行選校手續,相信不少家長正為子女揀選學校而傷腦筋!

根據資料顯示,教育局每年都會就升學資料抽樣調查,來確認申請學生的居住地址與所申請的校網是否相同。 倘若家長被發現向當局所提交的資料不同以獲取有關學位,一經作實其子女的申請將會全部作廢。 所以家長們假如因搬遷而轉變校網,務必盡快通知教育局學位分配組,以作更新。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辦法準則」的一些細節記得要和學校確認清楚,避免因為字眼問題而錯失機會。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在必收類下入讀的人約佔學校小一學額20% 至 50%,小學會根據教育局的「計分辦法準則」計算學生的分數,然後按照分數高低決定排位的優先次序,直到50%的學位被分配為止。 家長要留意,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的申請兒童只能使用一張申請表向一所官立或資助學校遞交申請,如家長已取得一式三份的印刷版本申請表,則無須下載網上版本的申請表。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統一派位選校貼士:

高分數的學童選擇當然更多,尤其25分以上的家長,成功機會亦相當大,可以大膽嘗試申請熱門的名校,亦可以選擇更穩陣的次熱小學。 而且,不同宗教團體對「相同宗教信仰」的要求都不同,某些小學要求小朋友一定要已受洗才計分,有些只要父母受洗已經計分,家長填表前應先向相關學校查詢清楚。 另外,部分基督教學校亦同時接受天主教徒的宗教分申請,只要持有天主教香港教區發出的領洗紙,就可獲5 分宗教分,包括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聖公會聖彼得小學等。 不過並非每間學校都接受,家長填表前應先向相關學校查詢清楚。 如果申請學童的父/母在該小學就職,或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小學必須無條件取錄這類「世襲生」(亦稱「必收生」)。 適齡兒童父母雙方均為子女入學申請居住證積分的,只使用父母二人中積分高、排名靠前一方的積分。

不過,同學必須把報讀的港大課程放在Band A,並滿足報讀的其他指定要求,例如成功通過面試。 實際上有25分只是機會大,因為自行分配學位只會分到該校小一總學額之20%。 如果小一有100人,只會分到20個位,但萬一有40個人手持25分來申請,超額便要進行「抽籤」。 另外,如果家長是天主教徒,但忘了替子女領洗,宜及早補救,因子女領洗便有5分。 「世襲」是只要家長在心儀學校擔任常職,而不是做兼職,子女便必定可以被取錄。 而常職不一定是教師,可以是學校的秘書、司庫、校工等。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獲派位學生必須註冊 註冊後仍可叩門

預料未來數年,世襲額「侵蝕」統一派位學額情況會惡化,要透過派位獲派心儀學校的成功率勢必下滑。 家長要填寫《小一入學申請表》,自行填寫所得分數,及想申請的小學。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家長可由9月2日起至9月27日期間索取或於教育局網頁下載申請表格;或可向子女就讀的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民政事務處、教育局區域教育務處或學位分配組索取「小一入學申請表」、「填表須知」及「小一入學資料單張」。 上述兩種情況雖不適用積分排序入學,但仍符合在市區入學條件,這些適齡兒童的父母應按照教育行政部門的公告,完成入學報名和資訊核驗。 區教育行政部門會在完成積分排序入學後,根據區域教育資源和招生實際,統籌安排這些不適用積分排序入學但符合就讀條件且完成入學報名手續的適齡兒童入學。

每間官津小學最多可分配 50% 的學位於此階段,即大約有一半適齡學童會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小學取錄。 家長要留意,上述任何申報的關係須證明屬實,才能獲得有關的分數。 ①適齡兒童本人于當年市區入學第一批錄取開始前取得居住證,但父母雙方均未在今年4月10日前申請居住證積分。 如孩子在今年招生工作開始前將戶籍遷入杭州市區的,按本市市區戶籍兒童安排入學,已申請積分入學不會影響排序。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升學攻略:15分報仁立 自行階段勢陪跑

香港「官立、資助學校」是必須通過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收生程序將會分為兩個階段,包括第一階段的「自行分配學位」,及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 全港各官立及資助小學「自行分配學位」的取錄名單,於今日(11月21日)正式公佈。 今年經「自行分配學位」獲得學位的適齡學童有21,724人(申請者共43,755人),其中屬於有兄/姊在該校就讀或父/母在該校任職類別共11,790人,餘下9,934人則屬按「計分辦法準則」分配類別。 孖生子女的家長只要在填寫各自的自行分配學位表格時,在「本人有超過一名子女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向同一間小學申請」一欄,填上另一子女的小一入學申請編號,教育局便會知悉並盡量安排學位。 如沒有填上,教育局便會按一般程序處理,子女就未必能同時入讀相同學校。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如家長欲為子女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入讀本地官立或津貼小學。 請謹記於2022年9月26日至30日期間,親身到一間小學遞交有關申請,否則逾期申請將會作廢。 而結果將於本年度11月21日作出公佈,取錄者需要於11月23日或24日到有關小學辦理註冊手續,方能保留學位。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23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策略 學位計分以外的3個重點

當申請人數多於可分配學位,如果出現同分,將會由學校自行抽籤或由教育局抽籤,家長可向學校查詢有關安排。 它們是通過教統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中的「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兩個階段進行小一收生。 獲派學位的家長,必須於指定日期前往學校註冊,如未有於限期前註冊,學位將會取消學位,該學位會留給叩門學生。 因此,就算多不滿意獲派的小學,家長應先完成註冊,最少有學位在手! 註冊後仍可向心儀小學叩門,如成功獲取錄,只需到已註冊小學取回「註冊證」,同時取消學位,再到成功叩門學校重新註冊便可。 A:成功獲派自行分配學位嘅學童,不會再經統一派位分配學位。

首選是官立小學,由於小學由政府營運,均無宗教及辦學團體背景,因此所有申請學童都不會在乙類得分,學童優勢相對平均。 如果必收生限額多於30%時,校方以原本預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填補,凡屬此類別的申請兒童,必獲取錄。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唐太太在39歲時意外懷孕,並選擇到香港生下兒子唐惠明。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辦法準則」策略

有關產品資料不包括保單的完整條款,產品受相關計劃之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上述產品特點、保障、及不保事項,請參閱富衛網站、相關產品小冊子及完整保單條款。 但如果是基督教,父母便一定要直接向申請的學校查詢,是否承認你的信仰才有5分,決定權在該校而不是在教育局。 不過相對地,學校就不會是熱門的一線小學,但亦不乏校風良好的二線小學。 家長可以參考往年的收生人數,了解學校的受歡迎程度及學額,選擇一些較多剩餘學額的小學。 由於學童的父、母、兄或姊是小學畢業生都可於甲部獲10分,想避免與這類學童競爭,家長可以選擇創校歷史較短的小學,減低因父、母是畢業生而得分的競爭機率。

「計分辦法準則」分為甲、乙、丙三類:分別為「家人與學校的關連」、「宗教信仰」及「學童年齡」三大類,家長可於每一類選擇一項子女所符合的條件作為計分方式。 最後,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申請兒童是不需要接受任何形式的筆試或考試考核,根據規定,學校亦不可以以任何的形或進行筆試或面試以考核兒童。 家長只可為子女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如被教育局發現申請多於一間,其自行分配學位的所有申請將會被作廢。 2022/23學年入學的「小一入學申請表」已於9月2日起派發,所有在2016年12月31日或以前出生的本港兒童,如尚未入讀小學及從未曾獲派小一學位,均可申請參加2022年9月入學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區教育行政部門會在小學招生錄取工作開始前,從本區居住證積分管理部門取得本區積分申請人的居住證積分資訊,不需要積分申請人向教育部門(或學校)提供積分。 因為根據資料,每年約有三成的小學,未能用盡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