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投訴噪音12大好處2024!內含樓下投訴噪音絕密資料

現代缺守望精神 聖雅各福群會家庭及輔導服務註冊社工黃超文表示,隨着時代變遷,鄰里關係變得疏離,缺乏守望相助精神,「如果大家有打開招呼,好多時可以私底下解決問題」。 惟現時多數人與鄰居關係疏離,雙方易因小事、不滿而將行動「升級」,包括向政府部門及管理處投訴,「問題變複雜了,大家都落唔到台,只好據理力爭。」 他續說,「投訴嘅人當然覺得自己合理,但換個角度,或者中間(與被投訴人)仲有得傾」。 他認為,左鄰右里應互相包容和體諒,如遇到懷疑有精神或情緒問題的鄰居,可嘗試向社工尋求協助,以免悲劇收場。

以上的特定住宅噪音,受《噪音管制條例》第5條管制,在任何時間下只要住所內發出這些擾人的噪音,即屬違法。 洪安怡建議,想降低噪音干擾的買方,可以選擇新法上路之後取得建照的房屋,或有加厚中空樓板的住家,當然也可以透過施做天花板的隔音工程,降低樓上住戶的聲音干擾,如果對噪音特別敏感,恐怕還是只能選擇頂樓、獨棟透天厝住家,才能永絕後患。 家住透天,住商混合的地區,隔壁最近1年租給24小時的按摩店,晚上睡覺都會半夜被吵醒,會聽到拍打的聲音、拉門聲、放重物聲,都無法好好睡覺,有報警處理了,可是都沒什麼效果,不知如何要求他們晚上12點過後不能營業。

樓下投訴噪音: 樓上噪音|樓下無理投訴拍門 嚴重滋擾生活

如果 是老樓或者建築質量差的樓,可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原來住過一個80年代的老樓,當時已經是頂樓了,但是能夠聽到樓下說話聲,樓下住了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大爺,拄著棍上來找我一次,我下次就注意了,晚上過了十點就基本上停止音樂了。 因為鋪木地板很貴,開發商就鋪了瓷磚地板,然後買回房子的人就這麼用著瓷磚地板了。 樓下投訴噪音 因為我父母的房子就是集資房,蓋的時候不差錢,質量杠杠的,但我小時候也因為拖桌子被樓下罵。 樓下投訴噪音 住戶在住用處所進行不同活動時應為鄰居及他人設想,注意以下事項:將電視或音響裝置的聲浪收細;在室內進行任何嘈吵活動時把門窗關上;在晚上和公眾假期時應加偣小心,如避免物件撞擊地板,以免滋擾他人。

樓下投訴噪音

警方是負責鄰里噪音、防盜警鐘和建築噪音投訴的執法部門。 環境保護署轄下的4個區域辦事處則處理工商業樓宇及建築地盤噪音的投訴。 樓下投訴噪音 業界可透過挑選恰當的設施並作出妥善維修,確保所有作業均嚴守法律規定,從而減低噪音的污染。 此外,在設計住宅樓宇時規劃周詳,亦可避免噪音問題。 有關環保法例的指引及良好作業手法,請瀏覽指引與參考資料。 如果住宅不貼近繁忙道路,便不會有許多市民受交通噪音滋擾。

樓下投訴噪音: 噪音污染

特別場所在不同時段都有各自的分貝標準限制(也會因為屬於不同區域而時段認定有所不同),若違反經勸導不聽可以連續處罰、強制停工。 樓下投訴噪音 時段又分成日間、晚間及夜間,超過10點在第一、二區已經算是夜間,但在第三、四區除非超過11點,否則都還算晚間,三種時段會有不同音量限制,越晚越嚴格。 特別被列出的場所(下稱特別場所)有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還有其他經主管機關公告的場所、工程及設施(如風力發電機組),另外特定行為也受到管制,例如放鞭炮、廟會、餐飲、印刷等。

樓下投訴噪音

有網民認為要鄰居之間應互相體諒,如果小孩喜歡跑跳,可讓他們在床上或梳化上玩,又或著厚底的室內拖鞋。 最後管理處再次勸籲家長看好小朋友,以締造和諧的居住環境。 而投稿人在帖文中補充,樓下鄰居帶管理處不停按門鐘、拍門投訴,管理處亦每日WhatsApp轉發投訴。

樓下投訴噪音: 噪音投訴途徑一文看清!鄰居/地盤噪音檢舉大法

這幾天全台的天氣都偏涼,不過這一波冷氣團在明天終於要逐漸減弱影響了,白天的高溫都會回升,但是北部及東半部地區局部還是有些短暫陣雨,中南部則是提醒要特別留意日夜溫差較大的情況。 「不過,真正判賠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張維晟坦言,即便有了證據、醫師證明,但因為因果關係難以判定,所以實際上,真正判賠成功的案例並不多,不過,透過往例經驗,他建議可將蒐證的音檔或影片燒成一張張的光碟,再進行舉發,以提升證據效力。 投訴人和先生本是租客,承租近2年後,買下文山區這棟華廈4樓,租屋時已經感受到樓下不友善,但考量靠近捷運站,又是學區生活機能便利,所以才硬著頭皮買下,只是沒想到成為屋主之後,樓下行為變得更誇張,甚至直接跑來家門口嗆聲。 多次言語上的折磨,讓投訴人心力交瘁,尤其現在還懷著身孕,自從全家搬來後,經常被樓下住戶辱罵,嫌他們太吵。 去年我遭遇到人生一個重大的挫折,第一次面臨訴訟,令我感到徬徨,謝謝陳秉榤律師及巽耘律師團隊專業的協助下,細心的向我說明訴訟中會遭遇到的問題,並提出提出很棒的解決方案。

相比之下,僅有約200位市民會受到使用赤鱲角機場的飛機的噪音影響。 源自公眾地方的噪音,例如:上落貨物、小販及街頭表演,和住用處所的噪音,例如:電視機及音響裝置、冷氣機、狗隻及其他寵物,及樂器,都可能對他人構成滋擾。 由住用處所或公眾地方發出的噪音,受《噪音管制條例》第4及5條管制。 環保署在1986年成立時,建築噪音是主要的問題。

樓下投訴噪音: 樓上噪音|投訴成立2大步驟

擅長經營房地產事業的她,最近上節目分享再度入手新辦公室,對方原本開價4400萬台幣,最後她以3700萬入手,砍價成功的秘訣就是賣方本身是買了新辦公室,急於脫手舊的,令她坦言:「這種超級好談」。 對此,前扁辦主任陳淞山今(21)日就表示,2024總統大選看起來還是「詭譎多變、混沌未明」,引發討論。 張維晟補充,蒐證提告絕對是非必要手段,還是希望大家還是可以彼此尊重,以溝通的方式協調,若非走法律途徑,也希望對方接到傳票後能自行警惕、改善。 中國碳化矽(SiC)外延晶片製造商天域半導體最新估值接近人民幣(下同)130 億元,堪稱超級「獨角獸」,為東莞乃至大灣區罕見半導體「獨角獸」,展現大灣區全力製造晶片的決心。 感謝巽耘法律事務所 陳秉榤律師,回想起2016年春天,徬徨無助,鎮日心神不寧,正是我的心情寫照。

房屋署方面的《噪音管制條例》有明確管制,住屋以及建築噪音。 條例第4條主要用以管制在晚上十一時至翌日上午七時,或在公眾假期發出而屬這類性質的擾人噪音。 條例第5條賦權則包括動物、雀鳥、樂器、揚聲器、遊戲、經營生意或業務和冷氣機等噪音。 假如噪音源自公眾活動和地盤,而情況一直未有改善,可尋求區議員協助,由區議員勤力跟進,加大影響力度,加快有關部門處理投訴的效率。

樓下投訴噪音: 工程施工

比較難操作的,針對你家重新裝修,採取「房中房」結構,即對你現有空間室內再造一個吸隔聲,減振層的類似你現有房子內套一個隔音房的結構。 費用不菲,對現有室內空間影響也大,但效果能保證你要的鄰居幾乎聽不到,或聽到不影響範圍內的聲音。 如有任何噪音滋擾的投訴,可致電環保署或警署。

  • 我樓上10:30開始練琴,到11:30,跟住踏roller 聲,拖鞋聲,罵仔聲,個女人咆哮聲到1:00,好在我地成家都訓得好淋,冇乜影響。
  • 擅長經營房地產事業的她,最近上節目分享再度入手新辦公室,對方原本開價4400萬台幣,最後她以3700萬入手,砍價成功的秘訣就是賣方本身是買了新辦公室,急於脫手舊的,令她坦言:「這種超級好談」。
  • 在這方面,我們會評估各種建議方案的環境影響,然後建議政府採納對環境損害最輕微的方案。
  • 台中一名83歲失智老翁迷路,由警方護送返家,沒想到老翁安全抵達目的地後,鄰居卻臉色大變,「他上禮拜才被葬儀社載走,怎麼回來了?」讓員警瞬間直冒冷汗,嚇了一大跳。
  • 家居裝修如果涉及大型裝修工程,需動用到機動設備,例如「全爆裝修」工程等,因為噪音較大,因此屬於「工程噪音」類別,會受《噪音管制條例》的第6條管制。
  • 民航處亦利用飛機噪音及航迹監察系統,全日二十四小時密切監察飛機噪音及航迹,這套系統設有18 個分佈在升降航道或其附近的固定噪音監察站。

【晴報專訊】左鄰右里本應互相幫忙,如果不幸遇着「麻煩鄰居」點算好? 有網友訴苦,形容家居裝修時,被鄰居投訴阻住「瞓晏覺」,甚至以多封投訴信轟炸式騷擾,變得無日安寧。 樓下投訴噪音 社工指現時鄰里關係疏離,較易起爭執,籲互相包容體諒,有需要宜尋求協助。

樓下投訴噪音: Juicy叮|住客投訴樓上孩童噪音滋擾 管理處發通告:有了小朋友就好好教育

根據《噪音管制條例》的第4條,任何人於晚上 11 時至翌日上午 7 時,或於公眾假日的任何時間內,在住所造成任何噪音,即屬犯罪。 張維晟指出,一般噪音檢舉可粗略分成行政管制手段(分貝到達環保局規定標準)及影響居住安寧兩種,其中,後者是據有明文「人格法益」權益的,若鄰居長期不斷發出擾人噪音,可蒐證訴求精神損害賠償。 新北某公寓住戶,因樓上住戶不定時發出巨大噪音,引發頭痛、失眠、焦慮等症狀,經多次報警、投訴仍不見改善,於是訴請法院,終於在證人(他樓住戶與社區管委會委員)作證下,以及法院實地勘驗,成功證明噪音來源為樓上住戶,獲得勝訴。 實務上,法院審酌時會以是否超越「一般人社會生活所能容忍」為判斷標準,而非以當事人主觀的好惡或感受去認定,所以不能因為天生對聲音較為敏感,就肆意指控他人製造噪音、限制活動自由。 我想問一下,我家隔壁鄰居三天兩頭就唱歌,常常從早上7、8點或8、9點就被吵醒,聲音特別大聲,越叫越多人,然後他們唱到晚上8、9點才結束,還知道不能超過晚上10,但是因為他們躦法律漏洞,讓我不知道怎麼舉發他們。 這個時候如果是住社區,應該可以請管委會處理,建議錄一下樓上住戶所發出來的噪音,然後請管委會制止,或者由管委會報請主管機關處理看看。

樓下投訴噪音

即使只是容許其他人在住所內製造噪音,都會觸犯條例。 例如家長容許子女在家中叫囂,而造成他人滋擾,家長就有機會要負上責任。 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罰款 10,000 元。 水錘作用或稱水擊,是流體的壓力突增或是壓力波動造成的現象。 這現象造成很大的噪音,常會讓人誤以為是鄰居製造的。 隋棠被爆因家人嬉鬧遭鄰居提告,老公轉貼前住戶留言證詞,稱「鄰居與女兒屬高敏感,家人也被對方咆哮過」,當時前住戶名字被馬賽克,其實鄰居非素人,而是蔡依林的堂妹。

樓下投訴噪音: 裝修計算器今天已有 1107 位業主獲取裝修預算

電郵 或 即call 大廈管理 ,包括報警….以報警最有效. 因為有起事上黎, 有相關紀錄可以進行民事索償 記住, 千其咪親自上去.. 根據噪音管制條例第4條,裝修噪音雖沒有定立明確的分貝指引,但是有噪音時間管制的! 不可以發出噪音的時間為晚上11時 至 翌日上午7時;而在公眾假期則是全日禁止發出噪音。

綜上,與樓的質量有關係,與樓下住的人年齡、體質都有關係,晚上休息時間盡量避免出大的動靜,互相體諒就好。 圖片也是我在淘寶上找的,上面有很多的買家評論基本上可以做參考,有記得有個買家只裝了天花板,然後抱怨沒有效果,還是聽到樓上腳步聲。 我覺提你真心說不錯了,肯去找向人提問,我看有些問題之下,樓上的反而還罵樓下「神經病,他沒錢買別墅他該死」。 就是這種5元一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塑料拖鞋。

樓下投訴噪音: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答:住宅噪音受《噪音管制條例》管制,根據法例,只要在住所發出任何噪音,包括裝修、寵物叫聲、開派對時喧嘩、播音樂太大聲、家電運作(例如冷氣機)音量過大,均屬住宅噪音。 樓下投訴噪音 另一次樓主的公司加管理費,事先已通知住戶更改銀行自動轉帳的限額,不過仍有住客無理會,最終「過唔到數」。 其中一位住戶因此到管理處投訴,「爆粗」稱使用自動轉帳逾20年,「無試過過唔到數㗎,你哋點X樣做嘢㗎,搞到我自動轉賬唔到,仲要比銀行扣咗手續費呀」。

樓下投訴噪音: 住宅噪音定義

噪音滋擾是不少人的經歷,很多時住戶都怕噪音投訴無用,寧願啞忍,殊不知其實《噪音管制條例》對鄰居和地盤噪音有明確指引,違例者可遭檢控! 千居整理出香港最常見的噪音滋擾及噪音投訴方法,教你精明處理噪音滋擾,盤點最有效的噪音投訴方法,讓你的耳根重拾清靜。 住宅噪音一般可向物業管理公司和警方進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