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三跑工程合約2024詳細資料!專家建議咁做…

各被告暫毋須答辯,裁判官應控辯雙方申請,兩機管局經理所涉兩案押後至4月6日再訊,另案則押後至4月14日再訊,以待進一步調查及被告聘請律師等,各被告准保釋候訊,兩經理分別准以現金10,000元及50萬元保釋候訊。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各被告暫毋須答辯,裁判官應控辯雙方申請,兩機管局經理所涉兩案押後至4月6日再訊,另案則押後至4月14日再訊,以待進一步調查及被告聘請律師等,各被告准保釋候訊,兩經理分別准以現金1萬及50萬元保釋候訊。 【本報訊】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系統項目出現貪污情況,執法部門去年中採取「暴雪」行動,目前已拘捕32人,經深入調查後,昨新增落案起訴8人。 案件累計檢控10人,包括香港機場管理局一名前總經理、一名前首席高級經理,涉嫌接受、提供及處理賄款共430萬元,涉及的三跑項目工程分判合約及物料訂單,總值逾兩億元。 昨被落案起訴的人已獲保釋,明日(17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應訊,案件稍後會轉介區域法院答辯。 為了實踐三跑道系統發展方案,整項工程需要填海約650公頃,相當於現時半座香港國際機場的面積,提出當年預算造價為863億港元(至2015年3月,最新估算為1,415億港元)。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三跑道系統發展方案的內容包括興建全長3.8公里的第三條跑道、滑行道系統、100座停機坪、航空交通控制塔及可以連接60座登機橋的丫形新跑道客運廊、擴建行李處理系統、延展香港國際機場旅客捷運系統,並且改建二號客運大樓成為無人駕駛列車鐵路站等等。 【本報訊】廉政公署本周內兩天進行代號「暴雪」的執法行動,拘捕香港機場管理局為「三跑道系統項目」以短期合約聘用的一名總經理、一名首席高級經理、一名高級經理及一名高級工程督察,涉及填海及第三跑道興建工程:另有26名工程承辦商及分判商職員和其他人士被捕。 30名被捕人士介乎27至77歲,分別為27男3女,懷疑他們於協助批出工程及物料供應合約,以及相關的行政和財務安排上涉嫌貪污。 【本報訊】廉政公署早前拘捕香港機場管理局為「三跑道系統項目」以短期合約聘用,涉及填海及第三跑道興建工程的4名高層人員,指他們涉貪:另有26名工程承辦商及分判商職員和其他人士亦被捕。 廉署索取法律意見後,暫控其中兩人串謀使公職人員接受利益及向公職人員提供利益罪,指他們涉收取及提供賄款共約380萬港元。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經濟效益

機管局回覆指,會繼續與總承建商密切跟進相關事宜,又稱正安排「二號客運大樓地基及底部構造工程」總承建商合約到期後,有秩序地與後續承建商交接工作,一直按工程合約和既定程序支付總承建商,並提醒總承建商妥善處理其分判合約,以確保所有工人獲應得報酬。 局方續指,為確保三跑道系統建造工程按既定時間表及在預算內完成,機管局持續推行各種有效措施,調整施工次序,以及優先完成所有關鍵的工程。 廉政公署再因應機場三跑工程貪污案落案起訴8人,目前累計10人被控,當中包括機管局時任總經理、首席高級經理及項目分判商等。 涉案人士年齡介乎27歲至65歲,涉嫌行賄、受賄、洗黑錢等15項罪名,所涉賄款共430萬元,涉及工程分判合約及物料訂單總值逾兩億元。 機管局回覆則指,繼續以二○二二年完成第三條跑道,以及二○二四年完成整個三跑道系統為工程目標,並在預算一千四百一十五億元內完成整個項目,又強調機管局及承建商已掌握到穩定的填料供應進行填海工程,有信心於預算之內依時完成三跑道系統建造項目。 消息指三跑填海工程承建商曾要求機場管理局支付額外一百六十八億元工程費,採購海沙有困難,後來又同意相關超支費用降至約八十億元。

  • 同月26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出席香港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時表示,申請成立機場擴建工程統籌辦公室,新增11個職位(每年涉及1,360萬港元開支),主要負責監督機場管理局在興建新跑道上的事務。
  • 三跑道系統發展方案的內容包括興建全長3.8公里的第三條跑道、滑行道系統、100座停機坪、航空交通控制塔及可以連接60座登機橋的丫形新跑道客運廊、擴建行李處理系統、延展香港國際機場旅客捷運系統,並且改建二號客運大樓成為無人駕駛列車鐵路站等等。
  • 局方亦作全面檢視,包括翻查所有相關工程文件及紀錄;調查結果顯示,所有相關施工均合乎法定準則及機管局制定的要求,並沒有發現異常及不足的地方。
  • 昨被落案起訴的人已獲保釋,明日(17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應訊,案件稍後會轉介區域法院答辯。
  • 2012年5月,機場管理局就第三跑道及相關設施的興建計劃向環境保護署署長提交工程項目簡介,展開法定環境影響評估程序。
  • 2021年3月26日,《蘋果日報》報道機場三跑工程外判商有「工頭」涉嫌集體收取回佣,金額由每日50元至500元不等,在每月發放人工後以「現金」方式支付。
  • 政府以一幅航班飛向機場南面鳳凰山的示意圖,指出混合模式須要削去大嶼山多個山頭,做法並不可行;不過機場發展關注網絡就指,須削的山頭應該只有上述兩個,質疑圖中飛機為何「不是往跑道方向飛,卻無故飛向眾山頂」,批評政府是為三跑護航而造假,營造出削山範圍廣泛的效果。

分判商代表指,靜坐抗議後曾於當日下午與相關持份者開會,其他分判商亦相繼收到7、8、9月的工人薪金;惟對於10月、11月的欠款則未獲回應,不排除本周內會有進一步行動。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他續指,承建商要求分判商及工人於11月30日離場,惟建造業行規是「離場必先找清費用」。 在建築及土木工程界別中,由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轄下的商業分支機構制訂的新工程合約(New Engineering Contract,NEC)廣獲國際認可,合約文件採用直接及容易理解的用語及結構,更為簡潔清晰。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工程

另外4名被告與兩間三跑項目分判商有關,餘下3人來自一間三跑項目供應商。 各被告准以現金1萬至50萬保釋候訊,當中李永輝、殷國強分別需以現金1萬元及50萬元擔保,眾人其餘保釋條件包括交出交出旅遊證件、每周到警署報到、不得接觸控方證人等。 各被告暫毋須答辯,辯方申請將次案押後至再訊,以待被告聘請私人律師及索取文件,控方申請將其餘兩案押後至再訊,以待進一步調查。 此委員會獲授權審批10億港元常規性財務承擔,5億港元非常規性財務承擔,以及1億港元顧問合約財務承擔。

美國商務部轄下工業與安全局周三(26日)宣布,將24間中國企業列入實體名單(即貿易黑名單),當中包括中國交通建設旗下的5間子公司,名單中的中交建及其旗下的中交疏浚,均為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工程的聯營承建商之一,有業界人士憂會影響三跑工程。 機場管理局回應《東網》查詢時表示,初步評估美國最近就「實體名單」所作的相關公布,不會影響三跑項目的填海工程。 2012年3月20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機場管理局規劃興建第3條跑道,運輸及房屋局指出香港政府於2015年始會落實此興建計劃;機場管理局則會運用未來的兩年時間及斥資1億港元以進行法定環境評估報告,並且會以新空氣指標作為其基準。 當中包括使用18個月到興建第3跑道的地點進行生態實地分析;局方亦會與香港漁民及專業人士進一步研究工程對海洋生態、中華白海豚、漁業、水質、空氣質素、噪音及廢物處理的影響;及後亦會諮詢環境諮詢委員會及公眾。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財政

廉政公署昨就機場三跑項目貪污案,再落案起訴多8人,至今累計10人被檢控,包括機管局1名前總經理及1名前首席高級經理,涉嫌接受、提供及處理賄款共430萬元,涉三跑項目工程分判合約及物料定單,總值逾2億元。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香港機場管理局三跑道項目管理副總監梁景然指出,航空交通需求急增,使現有的雙跑道系統幾近飽和,亞洲鄰近機場也積極擴建設施增加航機吞吐量。 機場管理局於2006年12月21日發表的《香港國際機場2025規劃大綱》中表示,正在研究興建第三條跑道的可行性及公佈第三條跑道的可能用地。 兩名被告為李永輝(47歲、機管局首席經理)及吳啟安(65歲、工程公司獨資董事兼股東)。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至於首班在第三跑道降落的商業航班為從上海到香港的國泰貨機(B-LIF,航班編號︰CX3251),於上午8時27分着陸。 同日,中跑道暫時關閉以便重新配置及興建滑行端,預期在2024年完工。 金門為香港國際機場建設項目的歷史悠久,早於九十年代初已為一號客運大樓建造地基工程,近期的項目包括中場客運廊、北衛星客運廊、海天客運碼頭及國泰航空貨運站。 次案被告殷國強(62歲、機管局前總經理)李錦安(62歲、工程公司董事)及屈紀章(56歲、總經理),他們同被控1項串謀使公職人員接受利益罪。 廉署執行處總調查主任鄭礎明指,案件主要影響機管局行政、合約批核及財務支付方面,沒有發現工程質素及物料規格問題。 他續指,機管局有獨立實驗室驗收工程物料,屋宇署亦會定期到地盤檢查,可確保三跑工程安全。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機場三跑地盤跨部門打擊罪惡 警拘兩通緝犯

2016年12月22日,香港高等法院裁定何來及余顯璧敗訴,法官指出,珠三角的空域將來會否重整等問題屬公共政策的範疇,應交由機管局考慮,與今次司法覆核無關。 對於工程對漁業的影響,當局建議在擬定的海岸公園敷設人工魚礁以吸引稚魚,使漁業資源得以恢復,並且推行漁業優化策略,包括成立漁業提升基金。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克勤認為,事件反映機管局推動防貪工作有改善空間,本港多項大型基建工程將陸續上馬,廉署應為每項工程加強防貪宣傳,避免這些工程變為「貪污提款機」。 李永輝及陳珏丹於2017年1月17日至2022年8月17日在香港,知道兩人銀行帳戶370萬元、16萬人民幣(折約18.2萬港元)、7,000美元(折約5.4萬港元),以及現金約1.6萬元款項,全部或部分、直接或間接代表從可公訴罪行的得益,而仍處理該財產。 常規性財務承擔包括根據機管局採購政策及程序進行競爭性投標,並根據標書評審條件及評標結果批授的合約/協議。

立法會議員單仲偕認為收費水平太高,若計及現有的120元機場離境稅,屆時旅客使用機場便需繳付300元,擔心影響外遊及旅客到港意欲,建議調低收費、考慮延長回本期。 公民黨議員郭家麒憂慮,政府未與鄰近區域處理空域問題就宣布展開三跑工程,最終會令三跑淪為大白象工程。 2012年10月19日,機場管理局表示規劃大鋼中有細節有輕微的改動,包括增加環繞跑道尾滑行道的環道,使到飛機能夠更靈活地到達維修場所及貨倉,另外亦會將跑道北面的填海範圍向南收窄,務求在可行情況下減少填海面積。 過去20年間,機場客運量從最初的2,860萬人次,一路攀升至2019年的7,470萬人次;航點也從以前的120個擴展至220個,航空公司數目則是從60家增加至120家。 憑著急速增加的客運量,香港國際機場成為全球第三大的國際客運機場,也是亞洲區的航空樞紐。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機場三跑貪污案|10人被控15項罪提堂 機管局兩高層案押4月訊

2013年11月29日,機場管理局公布法定環境影響評估初步研究結果,證實中華白海豚在工程範圍(香港國際機場西及北面)出沒,惟並非牠們的主要覓食及棲息地,出沒的中華白海豚數目及密度均低於大嶼山一帶水域。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機場管理局表示,施工期間,將會採取連串緩解措施,並且正在評估將新跑道對出的海事禁區連接沙洲及龍鼓洲和大小磨刀,打造成為大型海岸公園,有信心中華白海豚數目不會進一步下跌。 2012年5月,機場管理局就第三跑道及相關設施的興建計劃向環境保護署署長提交工程項目簡介,展開法定環境影響評估程序。 以下內容只包括了三跑道系統的歷史,不包括《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中的《中場範圍發展計劃》及其他比較小項範疇。 2022年4月21日,機場管理局表示第三跑道試飛已順利完成,並與民航處就第三跑道啟用的其他準備工作緊密合作,當中包括法定程序、演習及演練。 2022年7月8日,第三跑道正式啟用,首班降落航班為政府飛行服務隊飛機(B-LVA),於早上8時24分降落。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該局重申會繼續按原定目標,於2022年啟用新建成的第三條跑道,並於2024年年底完成整項三跑道系統工程,局方會按既定程序執行所有工程合約。 機場第三條跑道最新造價達1415億元,較原先估算增加550億元,為香港開埠以來最昂貴基建工程。 機管局計劃從三方面集資,包括向銀行借貸發債、未來10年暫停向政府發放股息,以及向旅客及航空公司徵費。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我們的業務

涉案工程合約及物料訂單分別包括鋼平台、填料供應運輸分判合約及填海用砂採購訂單。 廉署指,時任機管局總經理殷國強收受鋼工程分判商「多金」董事李錦安及其親信屈紀章100萬元賄款,協助「多金」取得三跑項目主要填海工程臨時鋼平台供應及安裝分判合約,合約值逾3700萬元。 有指三跑項目管理團隊早前諮詢機管局董事局意見,指三跑主要填海工程的承建商因為海沙採購出問題,要求機管局額外支付約一百六十八億元,變相工程造價上升一點一倍,否則可能令三跑項目延誤兩年。 團隊又向董事局指,承建商後來願意將額外工程費用減至約八十億元,建議機管局動用工程應急費用支付該筆款項。 其後衞生署更正,指三跑工程兩份合約,需要接受強制檢測的工人,應是3000人而非6000。 2015年11月,機管局向立法會公布機場第三條跑道工程造價細節,「三跑」成本造價較原先高近一倍,由2010年第四季的845億升至2014年3月的1415億,當中填海拓地及海事工程的開支達562億,比2010年第四季估算368億增逾5成。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三跑第一宗個案是#9928,住油麻地但其住廈非早前指定區域,於1月20日在社區檢測中心發現,屬源頭不明,並無病徵,有機會在工作時傳染,但見不到明顯流行病學關係,其所屬合約工程3206地盤,只有兩宗確診,二人亦原本不相識,但同一公司、同一工作地點。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廉署總調查主任鄭礎明指,今次案件有關工程及物料供應合約的審批、行政及財務事宜,無資料顯示涉及工程質素及物料規格問題。 廉署早前已就案件檢控機管局一名時任首席高級經理李永輝(47歲)及卡樂工程獨資董事兼股東吳啟安(65歲),昨再落案起訴多8人,包括李永輝的妻子陳珏丹、機管局時任總經理殷國強,以及3間分判商和供應商東主和職員等。 機管局表示,第三條跑道預計年底前大致完成填海,而在今年十月中已開始鋪設跑道,預計明年底完工,2022年啟用跑道,而整個三跑系統2024年可以啟用,整個工程在1415億內完成,沒有超支。 關注團體「人人監機會」召集人、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表示,廣州白雲機場第三條跑道落成後,因為空域有限問題,航班處理量每日只增加10班,他擔心香港建新跑道會面對同樣問題。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合約批授

由於海床經多年污染後會沉積大量有毒污泥,傳統填海方法須深挖海床,確會造成海床污染,進行時也會釋放出重金屬物質,挖泥倒泥時亦會污染海中生物,人類經食物鏈進食受污染海產後將影響健康。 新採用的透過鑽杆將水泥漿灌入污泥坑,以「攪拌」方式增加泥土硬度及強度,能迅速穩定沉降從而加快建設進度。 有關方法成本較傳統方法高三到四倍,但噪音水平較低,亦能把對水質及生態影響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鑑於該兩合約工地出現爆發,會發出強制檢測,規定擴建三跑合約編號3206及3033的工人,在過去兩星期逗留過2小時,須於1月31日至2月2期間接受強制檢測,共涉及約3000名工人,如在1月28王1月30己接受檢測可豁免。 關注機場團體「人人監機會」提出1992年《新機場規劃總綱》削山方案,透過將大嶼山東北的兩個山峰大陰頂和花瓶頂分別削低12米和60米,騰出空間讓現有的雙跑道實施「混合模式」,同時升降航班,增加升降容量。 政府以一幅航班飛向機場南面鳳凰山的示意圖,指出混合模式須要削去大嶼山多個山頭,做法並不可行;不過機場發展關注網絡就指,須削的山頭應該只有上述兩個,質疑圖中飛機為何「不是往跑道方向飛,卻無故飛向眾山頂」,批評政府是為三跑護航而造假,營造出削山範圍廣泛的效果。 採用三跑道系統預計到2030年將會為香港帶來1,670億港元的經濟貢獻(即對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直接、間接及連帶貢獻的總和。),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4.6%;創造141,000個直接就業機會和199,000個間接就業機會。 而預計到2061年,三跑道系統帶來的經濟淨現值將可達到10,460億港元,相對同期如採用雙跑道系統,則僅能帶來5,910億港元的經濟淨現值。 當局亦藉興建三跑的機會設立一個面積約2400公頃的新海岸公園,與已在規劃中的大小磨刀海岸公園及現有的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和機場三跑道系統的船隻限制區連接,形成一個面積5200公頃的海洋保護區。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機場三跑貪污案9人提堂 機管局兩經理等人准保釋4月14日再訊

透過採用新工程合約模式,有關各方可建立更良好的關係及合作,並提高靈活性,促進各方共同研究創新方案及價值工程,以降低成本和風險,同時採取更積極主動的方式解決問題。 各被告今日暫毋須答辯,次案由辯方申請押後至4月14日進行答辯,以待被告索取文件及聘請私人律師。 至於入股珠海機場的安排,機管局表示仍未討論股權安排,相信入股珠海機場能產生協同效應,以廣東省以外的貨運為例,現時香港佔比只有兩成多,入股珠海機場有助提升貨運量。 至於施政報告提出,連接機場島及東涌巿中心的無人駕駛系統,將於2027/28年度啟用,系統以中型巴士運作,每小時載客五千人。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

2020施政報告表示要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計劃於2022及2024年啟用第三條跑道及整個三跑道系統,2023年完成「高端物流中心」,以及2021至2027年分階段完成「航天城」發展項目。 新跑道客運廊在三跑道系統運作時將提供57個停機位,包括34個廊前泊位及23個停機坪泊位,以應付每年3,000萬人次客運量的需求。 客運廊將設有27個閘口,並首次有7個閘口能同持停泊兩架Code C客機(B737,A320等小型客機)。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另外,有8個閘口能停泊Code F客機(A380),令A380泊位增加一倍。 APM和BHS隧道及相關工程 (合約編號3802) 是機場第三跑道系統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旅客可於三跑道客運大樓與擴建的二號客運大樓之間往返。 工程範圍包括建造一條1.8公里長、備有8個管道結構的APM和BHS系統、19個相連建築物、樓宇設備及機場系統安裝。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三跑工程 承建商欠薪逾2.5億

鄭礎明亦認為,案件主要涉及個別人士操守問題,相信機管局並無貪污文化。 而行動中牽涉的機管局前員工的短期僱用合約已經中止,相關分判商已沒有參與任何機場的工程。 局方亦作全面檢視,包括翻查所有相關工程文件及紀錄;調查結果顯示,所有相關施工均合乎法定準則及機管局制定的要求,並沒有發現異常及不足的地方。 累計共10名被告分別為9男1女,年齡介乎27至65歲,被控共15項罪名,包括3項串謀使公職人員接受利益、2項串謀向公職人員提供利益、1項串謀向代理人提供利益、8項處理已知道或相信為代表從可公訴罪行的得益的財產,以及1項串謀盜竊。

而二號機場客運大樓改建費用由2010年第四季估算的95億,增至2014年3月的165億元,較2007年的28億興建費貴五倍。 調查亦發現,該4名機管局人員涉嫌曾多次在不同食肆、夜總會及其他娛樂場所接受有關承辦商及分判商人員的款待。 廉署發言人指此案與工程及物料供應合約的審批、行政及財務事宜有關;調查並未發現任何資料顯示當中涉及工程質素及物料規格方面的問題。 事發在早上9時許,大批建築工人包括釘板、裝頂、紮鐵工人及分判商,戴上安全帽及手持標語,地面張貼寫有訴求的橫額「機管局無良心」、「禮頓俊和建造業敗類」等字眼,在機管局行政大樓外靜坐,抗議承建商拖糧。 代表之一、紮鐵二判唐仕鵬要求禮頓於10個工作天內,支付10至11月的薪金、合約工程保證金等;他又要求機管局介入事件,跟工人對話,處理合約分歧。

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項目涉嫌貪污,廉署落案起訴十人涉嫌接受、提供及處理賄款共430萬元,涉三跑項目工程分判合約及物料訂單,總值逾2億元。 10名年齡介乎27至65歲的被告被控串謀使公職人員接受利益等共15項罪名,3宗案件今於東區裁判法院首次提堂,涉香港機場管理局前總經理及前首席高級經理的案件將押後至4月6日再訊,以準備文件轉介區域法院;三跑項目供應商涉偷取35萬元的案件則押後至4月16日在東區裁判法院進行答辯。 香港機場管理局前總經理及前首席高級經理涉受收賄款約200萬元,以工程公司於三跑道系統項目取得分判合約及填海物料採購訂單等,與另外7人被控串謀使公職人員接受利益等罪。

其相關的地基及底部結構工程合約於於2020年2月批出,合約編號為3405 (三跑道客運大樓地基及底部構造工程),中標承建商為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合約總值超過港幣46.39億元,鑽孔樁柱工程已於2021年展開。 【本報訊】由禮頓—俊和聯營承建的機場三跑「二號客運大樓地基及底部構造工程」,早前約半百名分判商工人到機管局行政大樓外靜坐,指承建商要求離場,惟未支付相關工資「尾數」。 有分判商代表昨日向本報表示,至今仍未獲有關當局以及承建商就拖欠的工程費用作相關安排,不排除本周內會有進一步行動。 他又稱,靜坐令更多分判商申訴,據其了解,拖欠金額估計超過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