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新鴻基11大優勢2024!(持續更新)

另外為配合兩鐵合併,九龍巴士更改旗下位於兩鐵車站的巴士站站名,一律為某某鐵路站,共有約300個巴士站受影響,為近期最大規模的站名改動。 截止2009年9月為止,全數使用電牌的巴士均已更改為某某鐵路站,惟極少數使用膠牌的巴士仍沿用某某火車站或某某地鐵站的舊膠牌(近期取消鐵路兩字)。 1996年,九龍巴士全資附屬公司龍運巴士有限公司,獲當時香港政府批出專營權,營辦由新界(除將軍澳外)往來北大嶼山及赤鱲角新機場的巴士路線,並於翌年開始投入服務。 九巴新鴻基 九龍巴士同年亦引入超低地台巴士——丹尼士飛鏢單層巴士,方便傷殘人士乘搭巴士。 九龍巴士的前身為九龍汽車有限公司,於1921年11月26日成立。 當時開辦2條巴士路線:尖沙咀←→深水埗(現在的九龍巴士6號線)及尖沙咀←→九龍城(現在的九龍巴士1號線),只有9輛巴士行走2條路線。

九巴新鴻基

翌年,九巴舉辦了多場公開活動,讓這些退役巴士與全港市民回到過去的光輝歲月,重拾陪伴自己一起成長的那些巴士回憶。 2003年9月:九巴於尖沙咀廣東道新港中心外裝設全港首個數碼巴士站,該巴士站配備電腦螢幕,提供交通及旅遊資訊;同年11月,九巴新荔枝角車廠取得ISO 14001品質證書。 2001年:九巴沙田車廠於11月取得ISO 14001品質證書 ─ 環保管理體系,成為香港巴士運輸業內首間獲得此認證的車廠。 2000年:使用智能卡「八達通」繳付車資已經非常普遍,九巴於同年4月完成為全線車隊裝設八達通卡閱讀器。 同年11月25日,九巴率先引入「路訊通」系統(前稱「資訊娛樂共同睇」),乘客可透過安裝在車上的電視屏幕,收看資訊及娛樂節目;但亦有乘客視為噪音滋擾。

九巴新鴻基: 提供多元化及靈活服務的金融機構

九巴工會證實收到相關消息,又批評彭樹雄不熟悉巴士車務運作,「外行人領導內行人」,並且不接受反對意見。 《香港01》引述消息,指相討涉事車長去留,存在「鷹派」、「鴿派」角力,而「鷹派」錯估形勢,意想不到車長沒有就範,解僱舉動惹來更大反彈,及後由「鴿派」緩和局勢,暫緩解僱決定。 姑勿論派系說法是否屬實,當有管理層不問根由,只相信解僱能消除糾紛,無疑是飲鴆止渴。 经验告诉我们,卓越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是适用于每一步过程的思维,也是一种通过战略聚焦和注重细节而达到的状态。 每个组成部分都需要不断监测和调整;每一项任务都需要精心完成。 九巴新鴻基 通过远见卓识的领导才能和团队追求卓越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乘风破浪、引领市场推陈出新,更建立了深厚的历史根基。

還原基本步去睇呢件事,要不是近十幾廿年嚟香港人一味「炒」字當頭而工字不出頭,「80廠」又點會有機會成為「屯門創紀之城」吖。 假設申請被否決 (雖然係人都知城規會於地產商而言只係橡皮圖章),「81廠」繼續擺車,「80廠」可能只繼續用作物流倉庫係咪「嘥料」? 在新鴻基嘅角度「蜑家雞見水」就梗㗎啦,但對於屯門人以至全港市民而言根本無損失,甚至掉返轉講,申請通過然後起好晒,又對於屯門人以至全港市民有乜好處? 至於「79地段」嘅嘉柏中心,以前係香港其中一家最大規模玩具廠商「彩星集團」嘅第二座廠房大樓 (第一座就是位於杯渡路現仍稱為彩星工業大廈)。

九巴新鴻基: 巴士路線

2017年6月底:推出新一代「城市脈搏」車身塗裝;同時開始為2002年後投入服務的雙層巴士加裝免費Wifi,以及2003年後投入服務的巴士加裝USB充電設備。 1992年6月:更改中文註冊名稱為「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以迎接60周年和反映其巴士行業。 1949年:率先從英國引入20輛載客量更高的雙層巴士─「丹拿A型」,為香港第一家巴士公司引入雙層巴士。

到2000年代起,發展的項目傾向豪宅化,由規劃、物料採購、建築,以至項目監察水準均要求嚴格,而發展項目開價亦創區內分層住宅新高指標。 我們珍視人才,致力於建立一個靈活、多樣、包容和開放的文化。 我們將繼續通過在擇優的環境中提供持續的職業培訓和發展來吸引、挽留及獎勵優秀人才。

九巴新鴻基: 車隊

「九巴月票」售價HK$780,有效期是30天,假如大家乘坐968號巴士,往來元朗至銅鑼灣,每程HK$24.7,每月巴士車費約HK$1,482,若使用「九巴月票」,每月便可節省到HK$702的車費。 新地結合五十年發展經驗、遠見及視野,精心規劃「The Millennity」大型商業項目。 「The Millennity」蘊含Infinity及Community兩大主軸理念,寓意九龍東發展的無限可能、及創紀之城社區的延續與連繫。 新地展現獨到眼光,不斷擴闊業務優勢,昇華觀塘商區,匯聚全球機遇。 項目已獲多家國際知名品牌及跨國企業預租,連同已有的創紀之城項目將發揮聯動效益,成為九龍東首屈一指的地標商業地段。 「The Millennity」地理位置優越,不但相鄰港鐵觀塘站及牛頭角站,鄰近觀塘道更有超過69條巴士線直達港九新界。

亦配有行人天橋,接駁創紀之城六期,步行到港鐵牛頭角站亦只需約5分鐘。 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司將會進行更加深入的、廣泛的市場研究,並結合了我司在各地操作執行多個同類型項目策劃推廣項目的經驗,為該項目提供最專業的整體推廣服務。 2020年《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戴區聯同民主動力趙家賢,組織了6個選舉論壇宣傳顛覆主張。 截至2021年1月31號,九巴擁有服役緊嘅載空巴士數量為3997架,係全球最大型嘅私營公共巴士公司之一,全部都係可以畀輪椅人士乘搭嘅低地台冷氣巴。 這三輛雙層巴士乍看下與普通巴士沒分別,但從高處看,三輛巴士的車頂都加裝了太陽能光伏板,其中最右這一輛是九巴最新一代配有太陽能裝置的巴士,車頂有14至16塊厚度只有2毫米的太陽能板,比以往兩代少和薄,但覆蓋面積更大,亦不用事先加裝鋁架。 【Now新聞台】九巴自行研發新一代配有太陽能裝置的巴士,提升發電效能和減低耗油量,期望減省成本以減輕票價壓力。

九巴新鴻基: 九巴斥逾億購42架電動巴 新巴城巴3地點裝充電站

售票員負責賣車飛,稽查員負責查飛,未買飛嘅乘客要補飛。 同一車站上車嘅乘客嘅車費可能唔同,視乎車程嘅長短而定。 因為巴士車頭同埋車尾都有閘門畀乘客上落,有啲乘客上車之後,售票員未嚟到就已經到站落車,就唔使畀錢買飛。 為咗減少逃票情況以及削減人手,經過多個月測試,九巴自1972年起,正式採用「一人控制模式」,即係喺巴士車廂近司機位裝錢箱,由司機兼任稽查員嘅職務,監察每位乘客有冇入夠錢落錢箱。 自此,無論車程幾長,同一車站上車嘅乘客都要喺車頭前門上車,兼即刻畀劃一車費。

但後來因為啲巴士俾日軍徵用,所以巴士服務幾乎被迫暫停。 1945年二次大戰過後,九巴只能夠維持兩條巴士線嘅服務。 1946年2月,九巴改裝二手軍車同埋貨車做巴士,並取消座位等級制,以儘快恢復提供巴士服務。 間公司於1921年成立,1933年攞到政府嘅巴士專營權,自此成為全香港規模最大嘅一間專利巴士公司,而家係香港上市公司「載通國際控股」旗下企業,現任董事長為李澤昌先生。 九巴新鴻基 九巴車務策劃部主管梁領彥指,正向運輸署申請相關裝置的審批,獲批後率先為明年抵港170輛新雙層巴士,以及車齡約8至10年的現有巴士,安裝第三代太陽能發電裝置,「舊嘅車耗油量高啲,慳嘅油亦會多啲」。

九巴新鴻基: (C) Transport 交通討論區

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郭基煇於2020年1月10日在記者會上發布「同心村」過渡性房屋項目的短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及模型,並詳細介紹項目的特色。 集團將與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合作,收取象徵式1元費用,借出位於元朗山貝路的30萬呎農地,為基層家庭建造過渡性房屋。 而集團近年的大型商場定位傾向內地旅客,商場亦採用「分成」制度收租,即按商戶營業額收取若干比例,倘商戶營業額較低則有可能被「踢走」。 結果發展商不願意續租書店及精品店,引入更多首飾店及大型連鎖時裝店,商場租戶趨向單一化。

  • 1997年,用咗100億港元起嘅青嶼幹線正式通車,5月至6月期間吸引大量市民去觀光。
  • 在1970/71賽季,球隊面臨他們的第一次降級,但在接下來的賽季中,由於Jardines退出了聯賽,他們得以留在甲級聯賽。
  • 总办事处设于香港,于中国各地设有办事处,以全面拓展亚洲区业务,为该集团的业务及策略推行提供支援。
  • 於是他提出將企業重組,成立九巴控股並以之為上市旗艦,轉而將九巴(1933)私有化,再注入其他業務,巴士模型、車身廣告、路訊通、非專營巴士等不同業務並駕齊驅,使公司財政收入更加穩健。
  • 1996年:九巴全資附屬公司龍運集團有限公司,獲當時香港政府批出專營權,營辦北大嶼山及赤鱲角新機場的巴士路線,並於翌年開始投入服務。
  • 假設申請被否決 (雖然係人都知城規會於地產商而言只係橡皮圖章),「81廠」繼續擺車,「80廠」可能只繼續用作物流倉庫係咪「嘥料」?

1975年:九巴為吸引駕車人士改搭巴士,推出豪華巴士服務,在七、八十年代營運多條豪華巴士路線,例如:200(機場中環)及201線(機場尖沙咀)等,但其後各路線分別被取消或改組,只有208線(廣播道尖沙咀東)一直營運至今。 1973年7月16日:九巴重組部份巴士路線,大部份新界路線被重編路線編號,其路線編排亦沿用至今,詳見1973年新界巴士路線重組。 同年,九巴技術訓練學校之前身學徒訓練中心成立,為九巴提供巴士維修技術人才。

九巴新鴻基: 城巴 新巴 優惠 2022

70號的最後一班車於12月7日凌晨0時45分由上水開往佐敦匯翔道,結束40年的服務(註:由1968年1月27日至1973年7月16日,路線編號為19號、由1973年7月16日起,路線編號為70)。 2000年,使用智能卡「八達通」繳付車資已經非常普遍,九龍巴士已於同年4月完成為整個車隊裝上八達通卡使用器。 1949年,九龍巴士率先由英國引入首批20輛載客量較高的雙層巴士——丹拿A型,以應付日益增加的客量。 並為當時香港第一家巴士公司引入雙層巴士,從此香港的巴士服務趨向以雙層巴士為主力。 1932年5月,香港政府重整香港公共交通服務,批出2個巴士服務專利權——香港島以及九龍/新界,後者由九龍巴士獲當時香港政府給予專利權。

鄰近亦有約300間餐廳、20間健身中心、5間酒店共提供約1,500間客房。 坐擁完善的生活配套、匯聚環球美食、交通四通八達,日常所需一應俱存,便利跨國商務往來。 林承認,電動巴士車價較傳統柴油巴士貴,但維修較易,料維修成本可減三分二,更可擺脫油價波動影響,故暫無意就此申請加價。 2003年9月,九巴喺尖沙咀廣東道新港中心外裝設全港首個數碼巴士站,個巴士站有電腦螢幕,提供交通以及旅遊資訊;同年11月,九巴新荔枝角車廠攞到ISO 14001品質證書。 九巴新鴻基 1949年,九巴率先由英國引入首批20部載得多啲人嘅雙層巴─「丹拿A型」,以應付日益增加嘅客量,兼成為香港第一間巴士公司引入雙層巴。

九巴新鴻基: 公司管理同營運

直至1945年二次大戰過後,九龍巴士只能維持兩條巴士線的服務。 在1946年2月,九龍巴士改裝二手軍車及貨車成為載客車輛,並取消座位等級制,以求儘快恢復提供巴士服務。 2019年2月18日:早上3時50分,九巴及龍運派更系統出現故障,需要改用緊急後備人手派更措施,令早上繁忙時間巴士服務不足以應付乘客需求,當中屯門公路轉車站高峰時期有約1,000人候車。

九巴新鴻基

根據相關財務預測,即使按城巴(專營權一)及新巴的建議加價12.0%,其業務仍會錄得虧損。 全數批准城巴(專營權一)和新巴此次申請加幅,對確保2間公司能持續營運實屬必要。 由於城巴(專營權一)及新巴各自的「專營巴士豁免隧道費基金」 已盡用於降低上次票價加幅,豁免隧道收費安排今次未能紓緩乘客須負擔的加幅。 一到任,陳氐已經微服出巡,在九巴總部大樓、九巴車廠、巴士站,甚至在巴士上,都可見到他的蹤跡。

九巴新鴻基: 巴士路線改動列表

好多人對於呢項申請嘅第一個反應就係「新鴻基拆巴士廠起樓正PKHKC」,又或者從巴士迷角度,昔日「朝聖好去處」終於可能要消失,或者放低晒呢啲前設諗法,純粹以城規會嘅資料做吓研究分析。 香港都市建設、城市規劃及政策、建築設計、房地產業、香港地理歷史、各區風貌及道路及天文氣象等、遠足路線查詢。 歡迎在此張貼任何攝影作品(包括人像攝影、生物、風景等作品,作品必須由貼文者拍攝,但不包括交通工具相片及明星相片),以及分享有關攝影技術的心得及疑難。

九巴新鴻基: 交通基建

1990年,九龍巴士荔枝角新總部啟用,取代於1979年啟用、位於葵涌車廠(現九龍貿易中心)的總辦事處。 1962年,九龍巴士1、5、6、11、12、13線的尾班車延長至凌晨2時,配合渡輪服務,直到六七暴動才提早尾班車。 為新地屬下組織,於1996年成立,現有會員超過400,000人,目的為加強與目標客戶的溝通。 早年新地會安排多項參觀物業、示範單位以至消費優惠等活動,唯自2005年推出「星級會員」制度後,現時一般會員只限參與講座活動。

九巴新鴻基: 車廠

「The Millennity」不但推動使用電動汽車及可再生能源,增設綠化休憩空間,更將應用智能科技融入傳統的建築程序中,以提升其建築工地的健康和安全水平。 2017年6月,九巴宣布改革巴士車隊車身嘅顏色同風格,由自引入超低地台車款丹尼士三叉戟開始就一路用到而家嘅香檳金車身會改為英倫風「城市紅色」(City Red)車身配銀白色線條,車廂嘅顔色同風格亦都唔同咗好多。 九巴表示新形象名為「城市脈搏」(Heartbeat of the City)。 2000年,用聰明卡「八達通」畀車錢已經非常普遍,九巴喺同年4月完成為整個車隊裝上八達通讀卡機。 同年11月25號,九巴率先引入「路訊通」系統(之前叫「資訊娛樂共同睇」),乘客可透過裝喺車上嘅電視屏幕,收睇資訊以及娛樂節目;但亦有乘客視為騷擾。 九巴同時希望擴大電動巴士車隊,今年內會有多16輛單層電動巴士抵港,另外正招標購買42輛電動巴士,同時與中電合作,在旗下車廠加裝充電設備應付未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