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代初,好多位上個年代嘅歌手都開始走出香港,被封為歌神嘅陳奕迅(佢有個花名叫「E神」)開始走向世界。 2010年,《DUO 陳奕迅2011演唱會》台北及高雄站同時開賣,門票三個鐘就賣嗮;由於反應過於熱烈,主辦單位宣布台北站再加場。 廣東八十 2015年,陳奕迅更第二次攞到台灣今曲獎國語金曲歌王,成為兩岸灸手可熱嘅歌手。 […]
廣東8011大優點2025!(震驚真相)
目前尚有816宗(含境外輸入668宗)無症狀感染者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廣東80 特首李家超今日宣布由明日起取消口罩令,代表香港撤銷所有防疫措施,正式結束三年來的防疫生活。 廣東80 疫情以來出現很多口罩廠,其中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亦有經營自家口罩廠,他表示,當初成立口罩廠是為了旅遊從業員可以賴以維生,現時員工可以轉回旅遊業;而行政會議成員林健鋒同樣有經營口罩廠,他表示,不會遣散員工,但可能就需要轉型,從事其他崗位。 […]
廣明閣8大優點2025!內含廣明閣絕密資料
2019年11月3日至4日,當晚警方和民眾在尚德邨及廣明苑附近通宵對峙,期間警方在屋苑範圍施放44枚催淚彈和發射橡膠子彈驅散民眾。 衝突期間,香港科技大學二年級學生周梓樂被發現倒臥在尚德邨停車場二樓,身體嚴重受傷,延至11月8日傷重不治。 居民代表稱衝突最少導致3人受傷和最少有3名市民被捕,其中一人被捕後頭破血流,一名義務急救員疑被海綿彈或布袋彈射中受傷,而一名年長街坊亦在走避時跌斷骨受傷。 將軍澳廣明苑業主立案法團指,大量居民對警方在無法庭手令的情況下,擅自闖入私人地方和胡亂發射大量催淚彈感到不滿。 范國威:香港政治人物,前新民主同盟及現香港本土成員,前任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東選區)及前任西貢區議會運亨選區議員。 […]
廣明苑裝修設計2025必看介紹!(震驚真相)
易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汽車用螺絲及扣件、各類(標準與特殊)緊扣件… :從事建築物及周圍環境之清潔、打掃等服務之行業。 包括地板打臘、代客清掃、大樓清洗、煙灰清潔、清洗水塔、辦公室清潔、電話清潔等服務。 下表所列的屋苑在當時興建時原本作資助房屋,後來因以上原因改變原有用途。 […]
廣明苑裝修9大好處2025!(持續更新)
原為第七款,但因應有關當局為增加小型單位供應,將原有3睡房單位位置分拆為一個1-2人單位以及一個1睡房單位,故此成為第一款。 建制背景法團上台以來,積極部署進行樓宇維修工程,但礙於管理公司多番阻撓,未能成事。 廣明苑裝修 將軍澳是一個發展完善的新市鎮,屋苑靠近港鐵將軍澳站及尚德商場和街市,無論是購物消閒或對外交通,都非常方便。 第三個要介紹嘅屋苑,真係喺單車館旁邊嘅居屋-廣明苑。 […]
廣明苑補地價計算7大分析2025!(小編推薦)
賣地計劃推售的政府土地,一概以當時的市場價格出售,而售價必須達到政府設定的底價,以保障公共收入。 地政總署的專業產業測量師會在土地公開拍賣或截標當日評估底價,以確保底價反映最新的市場情況。 在成立業主立案法團後,已經取得有關合作社樓宇單位業權的業主可提出申請撤銷地契列明的轉讓限制,以及繳付尚欠的三分之二土地補價。 有關申請表格和撤銷轉讓限制程序及預計所需時間,可參閱申請表格及單張詳情。 為使個別合作社社員取得有關單位的法定業權,合作社得到百分之七十五的社員同意,便可以根據「修訂官地租契辦法」申請解散,但有關土地及樓宇必須受明確的轉讓限制約束。 […]
廣明苑補地價11大好處2025!(持續更新)
業主要在收到通知書的兩個月內繳交補價﹐如果沒有在時限內繳付或上訴﹐便需要重新申請﹐手續費會不獲退還。 利嘉閣高級聯席董事歐柏倫透露,將軍澳居屋廣明苑E座低層12室,面積約539方呎,為兩房間隔,可享內園景,以415萬(未補地價)沽出,呎價約7699元。 據了解,原業主於2014年以290萬元(未補地價)購入單位,持貨7年至今易手,帳面獲利198萬元,單位期內升值約68%。 原業主早於1998萬以未補地價125萬購入,持貨約23年轉手,帳面獲利約467萬,單位升值約3.7倍。 廣明苑補地價 […]
廣明苑管理處電話15大著數2025!(小編貼心推薦)
屋苑上月底在僅約70住戶出席的業主大會上,通過聘用收費最低的置佳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昇捷則指,資格預審公告和管理服務合約的招標文件範本,均經管委會修訂及確認,及後管委會按照機制議決通過其中3間公司符合資格,相關資料及標價已全部呈上業主大會,並無抵觸民政事務總署的指引。 廣明苑管理處電話 法團早前公布,共有3間公司入標承投,分別為昇捷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置佳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以及佳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頌明苑 […]
廣明苑租盤2025詳細資料!(持續更新)
2002年,港府為挽救地產市場,而一度宣佈無限期擱置居屋計劃,不會再興建和發售新的居屋屋苑。 廣明苑租盤 廣明苑租盤 下表所列的屋苑在當時興建時原本作資助房屋,後來因以上原因改變原有用途。 到1990年代,居屋仍是低收入市民其中一個重要的置業途徑,在1992年後港府每年更一次過推出逾兩萬個居屋單位。 […]